苏东坡$人过四十“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老祖宗的智慧很有道理
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曾题过一首诗,其诗云: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也寿长。佛印诗中的“酒色财气”,便是所谓的“男性四戒”,最早出自《后汉书·杨秉传》。佛印是空门中人,“酒色财气”这四大戒,当然是吸引不了他的,但苏东坡却不一样,他是世俗之人,要想做到佛印那样酒色财气皆不沾,恐怕比登天还难了。不过苏东坡却也不甘被说教,反手就在佛印诗旁题了一首诗来反驳: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为最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这四句一题,单从境界上看,显然是东坡先生更高一些了,不过境界虽高,现实操作却难,真要有人达到这般境界,不是圣人,也似圣人了。
文章插图
人生难逃“酒色财”男性四戒,最常被提起的其实是前三戒,毕竟这才是最能体现男性特质的东西,至于“气”,则颇有些玄乎,不似前三者所指明确。所以后世就有很多关于“酒色财”的俗语流传下来,其中最出名的一条,则莫过于“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最先讲出这句话的人,可以说是对男性知之甚深,他知道天底下的男子,一生最难摆脱的就是“酒色财”这三样东西。所以才特别警告他们,告诉他们一旦沾染上酒色财,就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损失以及无尽的危害,什么名声、健康、亲情,俱将毁于一旦。然而这种观点,却不一定能被那些好酒好色好财之徒们接受,除非他们亲身经历上面所说的一切,可真要到了那种地步,一切就都无法挽回了,此时即便戒酒戒色戒财欲也无济于事。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人过四十一定要明白的至理何为“酒不护贤”?很简单,就是说一个人醉酒以后,便会尽显丑态,不管他平时多有风度,多么让人尊敬,此时的他,也将原形毕露,把自己最阴暗、最悲哀的一面展现在众人眼前。这种情况在日本就很普遍,日本男性平时看上去大多彬彬有礼,仿佛正人君子一般,可当他们下班进了居酒屋,几杯黄汤下肚后,整个人的形象就会彻底翻转,尽显流氓之态。
文章插图
何为“色不护病”?这也不难理解。长期沉迷于情色之中的男性,身体必然一步步走向衰败,精气会很快耗尽。这种情况在古代的达官贵人,甚至是皇帝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享尽天下美色,然而却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普遍短命。排除政治因素,历史上因纵欲过度而生病、终至身死的皇帝就有很多,比如汉成帝、汉灵帝、宋度宗、明武宗等等。
文章插图
何为“财不护亲”?有兄弟姐妹的就很容易理解了。民间有句话叫“亲兄弟明算账”,说的就是亲如兄弟,也禁不起财欲的考验,如果不能明算账,终究会引发兄弟矛盾。这种情况在豪门家族中就经常出现,钱不但买不来亲情,反而会破坏亲情,让那些血肉之亲反目成仇。以上这些道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未明白,那就是太过幼稚了,或者说是没有经历足够的历练。饮酒不醉,恋色不迷,见财不贪苏东坡反驳佛印的诗,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细一琢磨,就可以发现他讲的境界实非凡人所能驾驭。相比之下,佛印的诗才更符合真实的人间。这就很有意思了,佛印是出家之人,却能明察世俗百态,苏东坡是出世之人,却痴心妄想着要攀入圣境,两人正好颠倒了过来。然而圣人毕竟不常有,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与其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还不如老老实实地采纳佛印的意见,也即远离“酒色财气”。如果做不到,那就好好想想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那句话: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你在乎自己的名声吗?你在乎自己的身体吗?你在乎亲情吗?如果在乎的话,就应该远离酒色财,有了这个作为驱动力,要达到佛印所说的境界相信就容易许多了。
- 苏轼|西湖记想苏东坡
- 苏东坡#西湖记想苏东坡
- 书法|苏过 苏东坡最文艺的后人
- 中国文化$苏东坡的书法境界有多高?有人评:看了这幅字,则人间无字!
- |人过五十,没有活明白的人,喜欢做以下几件事
- 桄榔庵$刘禹锡作《陋室铭》好歹还在人间,苏东坡的“陋室铭”则入鬼门关
- 翁万戈&翁同龢《致荫堂函》,34岁所书,有明显的苏东坡风格
- 论述|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征文大赛第四十九赛区第(1)批征稿初审通过名单
- 老态!苏东坡书法绝笔之作《邂逅帖》,写完三个月后,一代文豪就去世了
- 贵州|2021“纯真筑童年”第三届全国青少儿书画艺术大赛作品展示第四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