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美食大比拼:饺子?汤圆?羊肉汤?还是……

在二十四节气中 , “冬至”是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它是古人心中的大吉之日 , 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
经历了许多年的演变之后 , 如今人们过冬至 , 会吃些什么?怎么过?对此 , 采访人员在随机采访中收获了各种不同的答案:饺子、汤圆、锅仔……饮食背后 , 不乏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过冬至 , 你吃点啥?
饺子还是汤圆?
现在聊起某些节日 , “吃点什么”往往是个最简单直接的过节方式 , 冬至也不例外 。 只不过 , 地域不同 , 饮食上可能会有些细微的差异 。
对很多北方人而言 , “吃饺子”是过冬至的标志性符号 。 来自辽宁的崔女士便记得 , 老人说冬至的时候吃饺子 , 不会冻坏小孩子的耳朵 。
但对福建的林女士来说 , 冬至的饮食记忆可能和汤圆有关 , 圆滚滚的汤圆里包裹着花生、芝麻等馅料 , 寓意平安 , “它是一个节日的祝福吧 , 好像说吃汤圆就大一岁 。 ”
黄先生则说 , 自己是安徽人 , 冬至时老家那边吃锅仔比较多 , “这个比较暖嘛 , 特别是冬至的时候天气比较冷 , 吃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吃锅仔还是挺有氛围感的 。 ”
不仅如此 , 天津的刘女士说 , 家里除了吃饺子 , 可能还会吃年糕 , 寓意“撵小人”;另外 , 也有人说 , 在山东有的地方 , 流行这一天喝羊肉汤 , 暖和、驱寒 。
不管吃什么 , 更让人难忘的 , 恐怕还是小时候一家团聚、和乐的情景:现在长大了 , 大家各忙各的工作 , 很少会聚在一起 , 所以 , 也会比较怀念冬至 。
民俗专家王娟解释 , 一些重要的节气或者节日 , 饮食就特别具有标记性 。 中国的很多节日的习俗 , 大家一块吃 , 就多了一个相互沟通的渠道 , 增进亲情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
“冬至大如年”
不只是饮食 , 冬至的历史其实很悠久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确定的时间很早 。 它的特点也很明显 , “十一月中 。 阴极之至 , 阳气始生 。 日南至 , 日短之至 , 日影长之至 , 故曰冬至 。 ”
如果按照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来看 , 冬至是“阴阳转化”的重要节气 , 所以也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 闰月的设置以冬至为标准 。 古人认为 , 这是个大吉之日 。
据记载 , 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 , 也就是说 , 周代的正月相当于现在的十一月 。 那时 , 周代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 所以说 , 拜岁和贺冬没有太大的区别 。
在汉代 , 冬至仍然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 《后汉书》中说:“冬至前后 , 君子安身静体 , 百官绝事 , 不听政 , 择吉辰而后省事 。 ”这个时候 , 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 。
冬至 , 人们要准备丰富的饮食 , 祭拜祖先 。 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
“十一月冬至 。 京师最重此节 , 虽至贫者 , 一年之间 , 积累假借 , 至此日更易新衣 , 备办饮食 , 享祀先祖 。 官放关扑 , 庆祝往来 , 一如年节 。 ”
“故天有时 , 人以为正” 。 冬至时 , 在人们举行的这些仪式中 , 恰恰蕴藏着对祖先的孝敬、不忘本 ,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
希望与温情
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 , 在古人观念中 , 它自然也就有了比较特别的文化含义 。
比如 , “数九”寒天 , 民间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 , 它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 , 从冬至起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 , 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 , 一幅九九消寒图便完成了 。
或者买一张画 , 上面有八十一瓣梅花 , 等开始数九了 , 就一过一天点一个 , 所有的梅花瓣都染红了 , 春天也就到了 。 它的寓意都一样 , 希望平安圆满 , 能够顺利度过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