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出了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天下苦秦久矣——司马迁《史记》众所周知,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而且还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与意义,差点就覆灭了不可一世的秦朝。然而,在事业最关键的时刻,整个起义军却四分五裂了,甚至陈胜还除掉了自己的挚友吴广。作为曾经的患难与共的朋友,为何陈胜非得吴广呢?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给出了答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或许对你以后的为人处世有一定的帮助。司马迁@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出了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文章插图
陈胜与吴广秦朝末年,在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非常严重,陈胜、吴广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早年,陈胜一直给地主家当工人,生活非常的艰苦。不过,陈胜也是一个有大毅力的人,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受人奴役一辈子,还经常同情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期待有一天能够改变这一切。年轻的时候,他和工友们一起干活,情到深处便对着工友们说道:“以后如果咱们当中有谁富贵了,一定不能忘了一块吃苦的兄弟”。秦朝时期,资源基本都被大家族所垄断,普通人想要翻身很难,更何况他们还没有“叛逆”的想法。如此情况下,工友们便嘲讽:“咱们一辈子都是穷人,怎么有可能会富贵”,言语之间充满了嘲笑的意味。对此,陈胜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对着天空说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出了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文章插图
这句话表现了“小人物”“远大抱负”,即使千年过去了也依然有生命力,至今都在被沿用。同一时期的吴广,虽然与陈胜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二人的经历都颇为相似,出身穷苦但志向却很远大。按照古代的户籍制度来说,老百姓是不能随意走动的,陈胜、吴广根本没有可能相见。只是,随着朝廷征伐靡役去驻守渔阳,陈胜、吴广的命运也被牵连到了一起。起义的爆发与终结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900多民民夫,在2个秦吏的押解下前去渔阳驻守。结果,在半路上下起了大雨,道路也被阻断了,行程耽误了很多时间。按照秦朝的法律,如果民夫们不能定时到达地点,那么他们的结局只有一死。当时,陈胜、吴广因为口碑比较好,被推举为这900人的屯长,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司马迁@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出了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文章插图
在此情况下,两人都不愿意这么无缘无故地死去,经过再三思考、商量之后,两人便发动了起义。那时,陈胜、吴广先设计让自己“挨打”,以激怒900人的民愤,随后又通过“造势”为起义添了一把火。终于,在沉重的压迫下,900人的怒火爆发了。他们跟着陈胜、吴广二人杀了两位秦吏,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指导下,还攻陷了当地的县城,有了立足的基础。或许是秦朝的统治不得人心,大泽乡起义爆发后的短短一个月,全天下响应的人不计其数。就连陈胜、吴广的大军,骑兵都达到了1000多人,战车600-700辆,步兵更是有上万人,此等不输春秋、战国时的许多国家。巅峰时期的陈胜、吴广有多厉害呢?“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是他们的愿景,而这个愿景几乎完成了80%,差点就将秦朝给冲垮了。司马迁@陈胜为何要除掉吴广司马迁的《史记》说出了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文章插图
从当时的局势上来看,大泽乡起义爆发后,几十、上百位英雄好汉揭竿而起,响应的人数不计其数。更甚至,在这些人的拥护下,陈胜、吴广的大军一度打到了荥阳一带。荥阳再往西便是秦国的都城“咸阳”,可以说只要一鼓作气,义军便能够覆灭秦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义军内部的矛盾爆发了,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吴广之死陈胜、吴广携大胜之威,在即将覆灭秦国的时候,秦二世派遣大将章邯迎战。最终,章邯抵挡住了吴广的大军,两军一度陷入僵持之中,起义军的接连受挫,也让他们内部的矛盾爆发了出来。首先是陈胜、吴广之间,前者认为后者的能力不行,同时也认为他另有企图,所以才会止步不前,便派自己的心腹替代了吴广。随后便是田臧和吴广,前者假借陈胜之名,直接杀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