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绝句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是什么?

律诗绝句

文章插图

1、发源不同绝句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 , 盛行于唐宋时期 。2、分类及要求不同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格律要求不如律诗严格 , 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 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 , 其中六律较少见 。3、句子数量不同绝句规定每首是四句 , 而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 , 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但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
什么是绝句,什么是五言律诗,什么是七言律诗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 , 短小精萃 。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 。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 , 并不要求平仄和谐 。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 。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 。
诗体格律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 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与七律不同的是 ,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 , 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但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依然有首联用对仗的例子 。

律诗和绝句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绝句和律诗
律诗与绝句有什么区别?
律诗绝句

文章插图

1、概念不同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 , 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2、起源不同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 , 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 , 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文献记载 , 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 。3、特征不同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 , 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 。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六言绝句极少 。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百度百科-绝句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绝句来源于两汉 , 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 。当时都是四句一首 , 称为“联句” 。《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 。唐宋两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 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也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 。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 , 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 , 或是中间二联 。另外一种说法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 , 就成绝句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 。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 。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 。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特少 。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
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
绝句按字数分:五言绝句及七方绝句 。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 , 简称五律、六律、七律 , 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 ,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 , 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 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 , 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


简单的说来,就是律诗包括绝句,而绝句只能是四句的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
律诗绝句

文章插图

一、字数要求不同律诗一般为八句,五言律律一共四十个字 , 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超过八句就是长律 , 长律多数为五言,七言的也有,但不太多 。绝句一般只有四句,所以字数只有律诗的一半,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 。二、声韵、平仄要求不同律诗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律诗非常罕见,基本可以忽略;律诗每一句的平仄都有规定,这个讲究很多 , 要学起来得费一翻工夫;律诗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绝句又分古绝与律绝1、古绝是古体诗,也就是自由诗,不管是押仄声韵还是平声韵 , 都不受近体诗平仄的事缚;2、律绝相当于二分之一律诗,因为是四句,只有正常律诗的一半,不但必须押平声韵,而且也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三、起源不同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文献记载 , 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 。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 , 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
律诗与绝句的区别?一、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 。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二、律诗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扩展资料:形式特征:一、绝句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六言绝句极少 。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 , 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 。古绝,即古绝句,是和律绝对立的一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 , 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二、律诗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 , 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 。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 , 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 。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
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这是杜甫的一首绝句,动静结合 。

绝句 古诗诗名: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 
杖藜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


这首小诗 , 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 , 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 , 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桥东和桥西 ,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 , 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 。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 “杏花雨” , 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 。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 “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 , 描模之细腻 。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 , 似湿而不见湿 , 和风迎面吹来 , 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 , 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 。”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

绝句与律诗有什么不同?一“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至少八句 。
二、扩展知识: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 , 七言的简称七绝 。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
2、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 , 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 , 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 ,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 , 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古诗,律诗和绝句有什么区别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 , 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 , 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 , 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 , 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 , 其后 , 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汉族古典诗歌,除了词和曲以外,多数是句子长短整齐的,如《诗经》基本上是四言,《楚辞》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 , 古体诗和近代诗大多数是五言或七言 。比如:《诗经·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 , 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律诗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 , 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 , 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超过8句  , 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 ,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 。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 。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 , 允许三仄尾 。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 。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 。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 。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言绝句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 。那么,怎样区分律诗和绝句呢?
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 , 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
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
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 , 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 。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
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
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首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颔联)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称颈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尾联)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 , 第三字必须用平 。“[
]”内可仄可平 。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
]”内可仄可平 。
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答: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 , 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 , 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律诗与绝句的区别?
律诗绝句

文章插图

【律诗绝句】1、起源不同:律诗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 , 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2、字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 , 六言绝句极少 。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 。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3、押韵不同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 , 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 , 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 , 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 , 不入韵为变例 。而绝句中,古绝与律绝要求不同,其中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 , 讲究平仄,押韵严格 。古绝虽然押韵,但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或者说就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古绝 。
绝句和律诗有什么区别?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 。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 。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 , 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 。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 , 格律严密,每首八句 。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 。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 。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 。其中的绝句 , 又称绝诗、截句 。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 。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 , 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 。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 , 通常押平声韵 。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 。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59367.html
绝句:中国诗体,是近体诗的一类 。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 , 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 。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 , 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 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

古诗、律诗和绝句有何不同?
律诗绝句

文章插图

古诗、律诗和绝句的不同之处有:一、体裁不同:1、古诗 , 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 中国古代产生于唐代以前的一种诗歌体裁 。2、律诗 , 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 , 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3、绝句,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二、存在与发展时期不同:1、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 , 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 。2、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3、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 , 绝句在南北朝都已定名、定型 。三、格律、押韵要求不同:1、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 , 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2、律诗可分为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1)、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 。(2)、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3、绝句可分为律绝与古绝句:(1)、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讲究平仄,押韵严格 。(2)、古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 , 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 (古代诗歌体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 (传统诗歌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