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冬至”时节如何养生?食补和药补有哪些讲究?
答:2021年12月21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这一天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太阳几乎直射到南回归线上。我国传统有从冬至开始“数九”的习俗,即从冬至日算起,每九日为一段落,代表寒冷程度的加深。冬至这一日为“一九”的头一天,直至“九九”数尽(共八十一日),寒冷算告结束。
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黄海茵介绍,这个寒冷季节叫做“数九”、“九九”,也称为“数九寒天”。其中“三九”时最为寒冷。此时也是多种急、慢性病病情易于加重和复发的时期,同时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冬至一阳生”,“气始于冬至”,此时生命活动已处于低谷并开始向旺盛转化。因此,冬至时节应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身体,以待来年。
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年无病痛” 之说 。冬至以后“ 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冬季进补多选择从冬至开始,可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消耗相对减少,进补后可发挥最大的药效,且可保存封藏最长的时期。此外,古曰:“秋冬养阴”,特别是阳虚的人们冬季在温补阳气的同时,也应重视养阴,补耗人体的阴精,阴精的充沛,也有利于阳气的生长。饮食进补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的潜藏,以敛阳护阴为根本,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还应注意的是许多疾病最易在这一时期发作,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在这时期的发病率相当高。此时应及时治疗急性发作,暂停进补。
一、食补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冻人体血液循环减慢。中医认为,此时寒邪强盛,易伤及人体阳气,因此,冬季养生重在滋补,冬季饮食宜滋补。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敛阳护阴。可适当选用羊肉、牛肉、虾、韭菜、桂圆、木耳、栗子、核桃、甲鱼等食物;多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蔬菜类如大白菜、圆白菜、白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
冬季忌食寒性食物。冬三月草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脾胃功能相对虚弱,若再食寒凉,宜损伤脾胃阳气。因此冬季应少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黄瓜、西瓜、鸭等性凉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引起气血运行不畅。
具体应用时应遵循增加热量、少食咸、多食苦、辨证施补等基本要领。增加热量就是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按科学的分析,此时所需比起秋季需要的能量要高出10%~15%。少食咸多吃苦的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经主咸,心主苦,从中医五行理论说,咸胜苦,则肾水克心火,使原本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宜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如《旧时调摄笺》曰:“冬月肾水渐成,恐水克火,故宜养心。”从人体生理的角度来说,饮食过咸使血浆渗透压增大,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与肾脏的负担加重。
另外,寒冬季节阳气衰微,人体腠理闭塞,很少出汗,因此应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以减轻心脏与肾脏的负担。
二、药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便是补药,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施补。在药补中,膏方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中医理法方药和君臣佐使的原则,在复方汤剂基础上,按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综合辨证而配制的较为全面的处方,已有超过千年的应用历史,它发轫于春秋战国,发覆于明清,在近现代的上海和江浙地区达到鼎盛。
- 浣溪沙#小寒时节品诗词,一首《浣溪沙》,感悟纳兰性德对宛氏的深深思念
- 梅花饺!小寒时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感受属于“小寒”的那份韵味。
- 时之路#小寒时节,梅花清绝而生,一阙梅花词,感受辛弃疾与梅花的情缘
- 农历&转发收藏!壬寅虎年的重要农历时节来了!
- 冰溜|山村之冬—董国宾
- 芙蓉城&晚夏早秋诗词五首,清秋时节近,一片初飞叶报秋
- 山西&山西运城:冬日时节 盐湖现色彩斑斓景象
- 冬至#年末闲吟诗词31首:诗心窃喜三春近,况味怀忧百事忙
- 时节,沈从文,时节,沈从文|箴 言
- 宋祁@惊蛰时节杏花盛开,一首《木兰花》,感悟宋祁对春天与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