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黄钟应律好风催 , 阴伏阳升淑气回 。 今日23时59分 , 冬至 。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夫冬至之节 , 阳气始萌 。 古人认为 , “冬至阳生春又来” , 从冬至日起 , 天地间的阳气初生 , 一个新的循环自此开始 。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 。 三千年前 , 人们用土圭法测影 , 在洛邑(河南洛阳)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 , 同时确立正午时分土圭影子最长的那天为冬至 。 由周至秦 , 皆以冬至为岁首 。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 , 以元日为岁首、冬至为冬节 。 虽由“年”变为“节” , 却地位不减 。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宋时 , 冬至和岁首并重 。 《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 。 京师最重此节 , 虽至贫者 , 一年之间 , 积累假借 , 至此日更易新衣 , 备办饮食 , 享祀先祖 。 官放关扑 , 庆祝往来 , 一如年节 。 ”
民间无论贫富 , 添置新衣 , 置办酒食 , 祭祀先祖 , 往来相贺 。 宫中的庆贺仪式感更强 。 《宋史》记载 , 在冬至前三日 , 官家移驾举行大典的大庆殿就寝 , 并于冬至日举行大朝会 , 百官朝贺 。 又有太史局刻漏计时 , 每过一刻 , 鸣鼓一声 , 官员手持牙牌报时 。 宣德门外 , 画鼓、号角依次排开 , 鸣角将歇 , 鼓声骤起 , 煊煊赫赫的泱泱大国风范 。
彼时 , 冬至为法定假日 , 汉代时连休五天 , 到了宋代就变成七日 。 朝廷休假 , 君不听政;民间歇市 , 阖家从乐 。 虽然现在的冬至已不复往日“馈送节仪 , 举杯相庆 , 祭享宗禋 , 加于常节“的热闹 , 但曾经的习俗在饺子、汤圆、羊肉汤这些吃食上还留存一丝印记 。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约是冬至天寒 , 我们总期待食物赋予的力量 , 而冬令进补也正好符合季节“藏”的特性 。 《易经》有“冬至阳生”的说法 。 人们认为“气始于‘冬至’” , 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 , 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 , 而发挥其滋补功效 , “冬至补一补 , 一年精气足 。 ”可适当多进温补助阳、养阴益气的食物 , 如羊肉、山药、莲子、大枣等 , 增加热量以御寒邪 。
冬至一阳生 , 天时转日长 。 从气象意义上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开始 , 却因为阴阳流转 , 给了人一份有关“温暖”的慰藉和期许 。 不过这样的阳气萌动太过悄然无声了 , 人要想在一片荒芜的世界里守望万物复苏 , 还得要再做点儿什么才行 。
从前 , 冬天可能是最能打磨人们心性的季节 。 农耕社会 , 春耕、夏耘、秋收 , 繁忙劳碌 , 只有冬季 , 事少无聊 , 又觉长日寂寂、长夜漫漫 , 总要做点什么好熬过荒芜萧瑟的寒冬 。 于是 , 就有人琢磨出画消寒图这个事儿 。 《帝京景物略》里说:“日冬至 , 画素梅一枝 , 为瓣八十有一 , 日染一瓣 , 瓣尽而九九出 , 则春深矣 , 曰九九消寒图 。 ”从前人们没有足够的御寒条件 , 一怀通达、明媚的心境 , 足以消弭一冬苦寒 。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