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远山的回响|创业失败返乡疗“伤” 她的乡间日常感动千万粉丝

编者按:
村庄中 , 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 , 忘我耕耘 , 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第二季
记录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故事
【女儿|远山的回响|创业失败返乡疗“伤” 她的乡间日常感动千万粉丝】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名为“乡愁”的抖音号 , 如今拥有1900多万粉丝 , 发布的两百多条短视频里 , 主人公沈丹大都安静干着手中的活 , 或在锅台灶前熟练地张罗饭菜 , 或在乡间小路上悠闲地骑车、遛狗 , 有时在田间地头务农 , 有时在开阔的后院晾晒农产品 , 没有过多的语言修饰 , 武夷山的一切构成她背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视频大多能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点赞 。 观看的网友不仅沉浸在返璞归真的乡土人情中 , 也被沈丹的生活热情所打动 。 有人说 , “乡愁”的作品之所以动人心弦 , 是因为在当代的喧嚣中开辟了一方净土 。
很多网友问沈丹 , 为什么不借助粉丝数量去做直播 , 打赏的金额会很可观 。 沈丹说:“如果只抱着‘吸粉’的态度去更新账号 , 期望越高失望就容易越大 。 生活和事业都需要一份平常心 , 一时得失不重要 , 看开之后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
沈丹想的是要把地方宣传、文化推广融入生活 , 用朴素的话语让大家了解武夷山、了解福建 。 在她看来 , 家乡风物 , 饱含每个人的乡愁 。 如何让乡愁不再愁 , 让乡民不再愁?只有讲好中国故事 , 以文化为笔墨绘就美好画卷 , 才能让特色农产品不囿于“网红”称号 , 具有历史沉淀和价值 , 才能真正有效帮助村民增收 。
女儿|远山的回响|创业失败返乡疗“伤” 她的乡间日常感动千万粉丝
文章图片

沈丹(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创业失败 返乡疗“伤”
沈丹原名沈枝丹 , 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人 , 23岁时与爱人分手 , 坚定选择生下女儿 , 独自生活 。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 沈丹先后尝试做过锯板厂的小工、酒楼里的服务生 , 后来又在家人东拼西凑、亲戚朋友借款、农村小额贷款的基础上 , 与朋友合作创业 , 办起了瓷砖加工厂 。 谁知投资设备后 , 朋友并未追加后续款项 , 彼时的沈丹没有退路 , 只能硬着头皮冲上前 。
吃苦耐劳、能跑业务 , 短短一两年的时间 , 厂子便在沈丹的带领下步入正轨 , 处于盈利状态 , 她乘胜追击开了第二家分厂 。 就在沈丹觉得生活逐渐拨开云雾的时候 , “三角债”的困扰随之而来 , 房租开销、工人工资、货物款项压得她喘不上气 。 “当时有个朋友 , 很好的朋友 , 说资金周转不过来 , 我答应做担保 , 结果最后朋友跑路了 , 我只能卖掉厂子 。 ”在20多万人口的小城 , 建材加工行业竞争尤为激烈 , 硬撑困难 , 弃之可惜 。
已欠下巨额债务的加工厂 , 让而立之年的沈丹体会到一夜之间从头再来的苦 。 她问自己:最早从农村出去是为了什么?“厂、房、车都买了 , 后来又都没了 , 兜兜转转的几年 , 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接触不愿接触的人 , 反倒把快乐弄丢了 。 ”
沈丹终于明白 , 人 , 要为自己活一次 , 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过日子 , 于是她踏上了回家的路 。 她对故乡有情怀 , 渴望回归本来的生活 , 但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 , 心头依旧百味杂陈 , 每每把自己关在家里 , 一待就是一天 。 “村里的村民会认为混得好的人都在城里 , 混得不好才回农村 。 ”怎么不出去工作?为什么带着个孩子?闲言碎语数之不尽 , 一度让沈丹非常难受 。 她不断寻找精神支点、情感寄托 , 害怕负能量影响身边的人 , 不得不把认识的人都拉进社交“黑名单” , 悄悄在抖音上宣泄无处释放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