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周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话对做人做事有什么启发?
著名的《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中还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为什么厚德可以载物,为什么德不配位,就必有灾殃呢?今天我结合《周易》和《中庸》,来给大家介绍这两句话背后的深刻内涵,建议大家耐心听完,会有启发。
文章插图
首先,这里的“德”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而是有三个方面,“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是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提出的,其实还有后半句,孔子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意思是说,一个人自身的德行,无法与他所处的地位和成就相匹配,就容易招致灾祸。德行浅薄而地位太高,智慧不足而谋划太大,力量太小而负重太多,那就很危险了,很难长久。这里孔子其实把德分为了三个方面:德、智、力,所以,它不仅仅是德行。
其次,为什么“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呢?德和位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举个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根木棍只能承受100斤重量,而你要放200斤的重物上去,那么木棍就必然会被则断,这个道理很简单。而这里的“德”就是一个事物蕴含的内在的力量。
文章插图
所以,如果一个人内在的“德”不够,那么他就无法承载,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成就。就像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说:要拥有一样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其实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一根棍子有它的承载重量的能力,这是一根棍子内在的属性;一个人也有一种内在的承载能力,这就是一个人的“德”,德是一个人内在的属性。在《周易》中孔子把 “德”分成三个部分:德、智、力。《中庸》中也是一样的,《中庸》20章中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智慧、仁德和勇气这三种优秀的品质,是人们共同尊奉的做人原则,在日常实践中,都是以中庸为唯一目标的。
【 明明德!《周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话对做人做事有什么启发?】
文章插图
《周易》中的:“智德力”,《中庸》中的:“知仁勇”,其实是类似的,力是勇的一种表现,而仁是德的一种表现。所以一个人的“德”分为:智慧、仁德和勇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人的灵魂也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这三个部分对应的德性是:智慧、勇敢和节制,这和《中庸》中对“德”的分类是非常类似的,不知道是不是照常了作业,当然这个是题外话了。
人的这三种“德”:知仁勇,是人的一种根本属性和内在能力,就像一根棍子有承载重物的能力一样,但人和棍子不一样,人的这三种德都是可以不断精进的,《中庸》中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上进就能够使自己的智力提高,努力付诸行动就可能接近仁德,知道廉耻并能立即改正就接近于勇。
文章插图
那人的这种“德”是怎么来的呢?《中庸》21章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思是说:从至诚到明德,这是一种天性使然;从明德到至诚,需要领悟和教化。诚和德是一致的,诚是德的原则,而德是诚的体现,而德的最高追求就是“至善”。
- 复生@连载|《丰子恺自述》07:王囡囡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小说$6本男主假高冷小说,强推《镇河》好好笑,作者脑洞未免也太大了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明信片!星辰大海|新时代,这是江苏大海寄给你的蓝色明信片
- 儿子|感动!这个温柔且沉重的“杭州版”《美丽心灵》字字戳中内心……
- 大位$明代宗朱祁钰:来自父亲平叛的艳遇,偶然登上大位,却用一生来还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6大仇人,韩貂寺最弱?杨太岁、柳蒿师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