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蕴|刘先银经典点说:《注目礼的意蕴》目之以为鼎:燃木煮食,化生为熟,除旧布新
刘先银经典点说: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良渚文字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
刘先银经典点说:《注目礼的意蕴》目之以为鼎:燃木煮食 , 化生为熟 , 除旧布新 。 《鼎卦》上离下巽 , “巽为木”、“离为火” , 故曰“木上有火” 。 “木上有火”是《鼎卦》最基本的卦象 , 简而不足以为鼎之象 ,因为鼎虽无耳却能听 , 鼎虽无目而能视 , 天下万物 , 耳聪目明如鼎一样的神器 , 似乎也是不多见的吧 , 所以彖辞中才会说“巽而耳目聪明” , 历来为帝王所宝而称赞者 , 不正是这无耳无目而“耳聪目明” 。 鼎之用在于调和五味以享上帝、养圣贤 , 如若想要保有此鼎而不失 ,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德 , 因为德足应天 , 则天受其享 , 德能养贤 , 而贤受其享 , 如若无德之人 , 天与圣贤都厌弃其养 , 又怎么可能会有不失其鼎的结局呢?就像历史上的夏桀、商纣王一样 , 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拥有天下神器 , 但是都因为自己的无德而无法将鼎长久的传承下去 , 使夏有鼎而迁于商 , 使商有鼎而迁于周 , 这样看来 , 鼎似乎是无灵之物 , 却又是俨然而有灵之像 。 鼎为重宝大器 , 三足稳重之象 。 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 。 在古代 , 鼎不仅仅是用来烹煮食物 , 也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 。 象形文字鼎(dǐng)又因为其本来就是用于煮饭的器物 , 煮熟与否要经常需要人用眼睛去观看 , 故上面是个目字 。
鼎(dǐng)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五十卦 , 含义是稳定图变 。 代号是3:5 , 主卦是3卦巽卦 , 阳数是3;客卦是5卦离卦 , 阳数是5 。 异卦(下巽上离)相叠 。 燃木煮食 , 化生为熟 , 除旧布新的意思 。 鼎为重宝大器 , 三足稳重之象 。
文章图片
刘先银经典点说:《注目礼的意蕴》目之以为鼎:燃木煮食 , 化生为熟 , 除旧布新
世间万物 , 有德者居之 , 无德者失之 , 看似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说教 , 但是其背后所隐藏的智慧 , 以及历史上的史迹却又验证了其中的真实性 , 所以凡是想要长久传承的人 , 还是应该首先以修德为要 , 德聚仁合 , 自然传承长久 , 无德之人 , 三世而竭 , 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良渚文字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这样的文字 。 有的出现在玉器上 , 仅仅一或二个字 , 有的一件玉器上字数不少 , 甚至一件玉器多达30个以上的字 , 这绝对可以称之为我国最早的文章 。 可惜的是 , 这些文字基本上还不能读出 , 解读这些文字 , 恐怕非一人之力或者说非一夕之功 。 良渚文字符号 , 陆续发的文字符号 , 将会有重复的部分 , 说明这已经不简单是符号 , 而应该是文字了 。 这文字最宝贵的地方就是经学理性的叙事模式 。 这文字讲得非常之清楚 ,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讲得非常清楚 。 我说一个经学能把一个学术问题讲得如此清楚 , 就是这文字特别值得读的地方 。 夫《易》开物成务 , 冒天下之道 , 如斯而已者也 , 大富大贵以利万民 。 此为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续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 乾者易知 , 坤以简能 。 历代易学大家苏轼、东方朔、邹衍、耶律楚材、诸葛亮、张良、董仲舒、刘表、张衡、孟喜、陆集、郭璞、孔乙达、郭存风、僧一行、王弼、李通玄、孙思邈、陈抟、周尊仪、邵雍、张载、王辅之、来知德、张良、仲尼等皆以此为任 。 我自传承京房、刘基、任铁樵一脉 , 开枝散叶以为乐事 。 老聃之后道非道 , 仲尼之后易非易,寻根方能得传承 , 到此才知天使命 。
- 康有为#除了《美的历程》,还有这些李泽厚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 扬州$杜牧最经典的一首诗, 也是我读过形容女子最美的一首诗!
- 酒楼!南宋落魄书生在酒楼题了首打油诗,没想到成为经典之作,口口相传
- 史致俨$考官一上联“闲看门中月”,9岁神童一下联,经典至极!
- 纪伯伦$人生必须读10句经典名言,非常深刻,比鸡汤文好多了
- 张无忌@金庸取了3个好名字,连自己也无法超越,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 美好时光#世人皆知“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其实后面的两句也很经典
- 艺术|为时代留下艺术经典
- |斩获茅奖入选“企鹅经典”,开启谍战文学风潮 《暗算》已经火了20年
- 杨庆祥|杨庆祥诗集《世界等于零》,要被捧为经典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