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出土文物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出土文物
本文图片

现在五十岁以上的老苏州人 , 一定还记得四十多年前 , 曾轰动苏城的“发现‘娘娘墓’” , 其实 , 这里是曾被称为“吴王”的张士诚父母的合葬墓 。
那是1964年6月底 , 苏州市盘溪小学准备利用暑期扩建校舍 , 这所小学位于盘门外吴门桥南偏东约三百米处 , 在即将扩建的工地范围内 , 有一个高近4米、直径10余米的土墩 , 它旁边一块碑石告诉人们: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土墩 。 施工者未敢轻易动土 , 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博物馆得到报告 , 立即派考古人员来到现场 。
固若金汤:曾让盗墓者无计可施
这块碑石所刻的是“张吴王母曹太妃墓碑记” 。 这与乾隆《苏州府志》、《吴县志》等文献所记载元末一度割据苏州的吴王张士诚母墓在盘门外完全吻合 , 俗称“娘娘墓” 。 考古人员在调查时发现:墓西北角顶部有处可容一人探入的洞口 , 深达1米左右 。 动工那天 , 是7月7日 , 到7月底 , 现场发掘清理持续了24个工作日 。 这座古墓堪称重重保护 , 非常坚固 。 在首先打开的古墓封土内 , 由外及里就有四层保护:第一层表面封土厚达65厘米;第二层是坚硬的“三合土浇浆” , 厚约40厘米;第三层整齐围排着11排石板 , 每排57块至73块并列竖砌 , 石板中贯穿圆木 , 总体坚固异常;第四层又是“三合土浇浆” , 但比第二层的更厚 , 最厚处有近2米 。 打开了结构坚固的封土 , 仍然无法见到墓室 , 原来还有五层护固:第一层 , 又是竖身叠放石板 , 双孔贯穿圆木 。 第二层 , 由厚1.1米的“三合土浇浆”和碎石构成 。 第三层 , 是一顺一丁平砌的砖墙 。 第四层 , 是厚55厘米的夯实石灰和黄土 , 上面叠放着横列的石板 。 第五层 , 是厚达1.8米的石灰浇浆 。 墓塘就深藏在这结构严密、固若金汤的外四层、内五层保护之内 。 墓塘呈3.8米见方的正方形 , 四壁全用大青石板构筑 。 四角交接部位 , 各有铁板钉斜扣作榫 , 以防止塘壁松移走动 。 壁顶顺放整块石盖板 , 石盖板下有粗大楠木 , 安在塘壁方槽内 , 以防止盖石断裂下塌 。 墓塘底部铺设的是37厘米见方的金砖 。 金砖之下 , 还铺着33厘米厚的石灰浇浆和碎石 。
“女尊男卑”:为何有悖中国传统葬式
墓塘内 , 两具棺椁东西分放 。 有叠砌的青砖墙用来楔紧两具木椁 。 木椁各长三米出头 , 椁内塞满石灰包 , 这使椁木保存完好 。 椁内棺柩前端 , 各放着一个黄绸裹包 , 打开后 , 里面是上下十层叠放的象牙哀册 。 哀册细刻龙凤图案 , 中间刻有文字 。 文字显示 , 这是“张士诚父母合葬墓” 。 而不是如同墓旁碑石所书 , 及《苏州府志》、《吴风录》等文献中所称“张士诚母墓”“盘门外太妃坟” 。 两具棺柩内的情形 , 却是“女尊男卑” 。 男木棺内积水满贮 , 尸体已完全腐烂 , 原来裹于身上的衣服 , 也已腐朽得一触即破 , 依稀还能辨出是黄色锦缎 。 男棺内几乎没什么随葬器物 , 只发现胸部有木盒一件、左侧臂部有朝带一件 。 女木棺则封闭严密 。 随葬之物都整齐放在“娘娘”头前或腰两侧 。 “娘娘”肌肤大部分保存尚好 , 身长1.54米 。 “娘娘”头发插满金银钗簪首饰 , 口含白玉一片 , 两耳垂环 , 两手腕各戴金镯一副 , 手心分别握“日”、“月”金片 。 左手食指上 , 还佩戴戒指一枚 。 “娘娘”身穿黄色锦缎对襟大袖袍 , 里穿对襟大袖丝绵袄 , 袄内又衬对襟黄绸短衫三件 。 下束缎裙 , 裙内穿黄锦缎丝绵裤 , 丝绵裤内有单裤 。 脚着绛色缎鞋 , 内穿黄色短缎子袜 。 “娘娘”身下垫着厚薄不同的织锦缎丝绵被三条 。 第一条厚丝绵被褥上 , 缀铺“明道通宝”金钱二十四枚 。 第二条薄丝绵被上 , 铺“明道通宝”和“明道元宝”银钱二十四枚 。 女尸被褥下与男尸身下一样 , 都铺着雕刻北斗七星的笭板一块 , 但星位略有不同 。 而“娘娘”棺底更加铺了厚约20厘米的香楠木屑 。 男女棺柩内为何如此情形迥异?哀册文字也有披露 , 原来 , 张士诚母死于“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岁次五月戊午朔十七日甲戌”(1365年) , 而张士诚父则早年亡故 , 在老家泰州丁溪九龙口草草而葬 。 直到母亲死后 , 张士诚才将父亲尸骨从泰州迁来 , 于当年六月十五将父母“合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