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今日影评 | 解读《盲琴师》:孤独而怒放的生命


1905电影网专稿 2021年12月10日,由马切伊·佩普日察导演,大卫·奥格尼克、塞浦路斯·格拉博夫斯基、彼得·亚当奇克主演的剧情传记电影《盲琴师》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盲人爵士钢琴家米耶特,纵然拥有音乐天赋,但随着视力渐逝,钢琴之路不断碰壁的故事。一次次被抛弃的记忆,让米耶特逐渐接受了孤独的命运,转而寄希望于音乐之中,寻找自己,追逐自由的灵魂。
这个杀手不太冷#今日影评 | 解读《盲琴师》:孤独而怒放的生命
文章插图

光影,将天才的疯狂和盲人的脆弱描绘得淋漓尽致,也将米耶特仅仅维持29年的短暂一生牢牢地立在琴键之上。描绘天才音乐家的电影有许多,比如《海上钢琴师》《绿皮书》等,与这些影片不同的是,《盲琴师》的主角更加特别,是个视力残疾的盲人。

有的观众在观看后评价,影片在叙事逻辑上对观众而言并不算友好,《盲琴师》的时间线需要观众自己去整理,它不是平铺直叙讲述主角的生平故事,而是在过程中插入幼年和青年的片段,交错在一起,呈现出盲人生活的破碎、脆弱感,还原了盲人所体会到的世界。

影片里展现主角记忆当中印象深刻的片段,也模仿了现实中人的回忆特点: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会首先闯入脑海,而不是按照人生的时间线回忆往昔。
这个杀手不太冷#今日影评 | 解读《盲琴师》:孤独而怒放的生命
文章插图

除了还原盲人的世界与回忆的特点,影片还重点塑造了他的痛苦与孤独。《盲琴师》中米耶特曾经半夜出一首新歌,想要与人分享喜悦,但是他身边的亲人并没有回应他,最后他只能下楼去找毫无关系的街边流浪汉分享。当他摸着扶手小心翼翼下楼的时候,俯拍镜头当中的楼梯仿佛无穷无尽,如同米耶特的痛苦一般,他的痛苦来源于所经受的苦难,而苦难可以说是艺术不朽的灵魂。
这个杀手不太冷#今日影评 | 解读《盲琴师》:孤独而怒放的生命
文章插图

米耶特痛苦的源自于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创伤,原生家庭作为近来大家讨论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是电影中非常会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沃睿泰·视相》杂志中国版主编丁天认为:“原生家庭应该一半一半来看,就像电影当中的台词一样,你要成为一个传奇的杰出钢琴师,其实是一半一半的,一半来源于技巧,另一半来源于心。

原生家庭我觉得对人最大的影响是爱这件事,米耶特的父母没有给他一个爱的表率,所以他其实并不知道怎么样去爱,而爱最终是相信,所以他很难去相信这件事情,会在这当中非常摇摆,这也是导致了他人生不那么顺利的原因;另一方面,因为爱的缺失,导致他把所有情绪都宣泄在了作品里,所以这是一个分两面看的事情。”艺术恰恰是米耶特遭遇这一份缺失的爱所铸成的。
这个杀手不太冷#今日影评 | 解读《盲琴师》:孤独而怒放的生命
文章插图

原生家庭在影响了米耶特性格、创作的同时,也影响了他的爱情。他生命当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女性,一个是他的歌唱缪斯苏莎。许多人在日常择偶中,可能会用目光来判断对方是否长得符合自己心意,但对于米耶特来说,他是看不见的,所以电影当中他们相遇的片段成为了难得的高光之一。

米耶特一开始看不上说话结巴的苏莎,结果她一亮嗓就让他为之倾倒。影片中《月亮河》的歌词其实也隐喻了人生:“河宽不止一里,我心会随你而去,我会飘然而至。”我们肯定希望在爱中找到自己的摆渡人,但很多时候,最终能渡你的还是自己。再后来,米耶特遇见了一个酒吧招待,这段感情从侧面表现出他对母性的一种向往,米耶特非常天真、浪漫,他也很需要一个充满母性的伴侣给他一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