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青未了 | 小人物的才华

文 | 王胜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多少文豪硕儒著书立说,多少墨客雅士吟诗作文,留下无数文化瑰宝。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对对联,民间又称为对对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深受古代文人骚客喜爱,他们常把对对联作为一种游戏、一种此赛,因此对对子是文人间文学造诣的比拼,也是文人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对对联不仅是文明,更是种文雅。
才华&青未了 | 小人物的才华
文章插图
古代人通过对对子比赛和切磋,创造出无数词语微妙、句子练达、比喻形象、趣味盎然的对联;有些对联脍炙人口,为世人所喜爱,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仅举数例: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谐音:鲁肃不如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难及箫和(谐音:狄青难及萧何)。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费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我亦无忌。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旧时妇女受歧视,没有社会地位)
明代不知何人出了一对联的上联“烟锁池塘柳”,一直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绝对,因为其在结构上五个字使用五行“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描绘出一幅绿柳环绕、烟雾笼罩的幽静池塘的优美意境,所以要对出合乎五行并且意境相符的诗句实属不易,时过数百年至今,一直无人对出严丝合缝的下联。
北宋时期苏轼任杭州知府,一天他乘船游览西湖,一侍女提着锡壶为他倒酒,不慎酒壶滑落,掉入西湖中,苏轼顿时来了灵感,吟出一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此联一出,就连他自己也没有对出下联,也一直没有人对出。直到百余年后的南宋时期,朱熹在任福建建阳知府时,曾在南平购买一个景泰蓝古瓶,才借此想起一个下联:“过南平,买蓝瓶,蓝瓶出南平,难评蓝瓶。”朱熹的联读起来确实与苏轼的上联有几分相似,但仔细品味就不难发现,上联用的两个名词完全同音,而下联的“南平”和“蓝瓶”却只是近音,最后四个字也不如上联的写法严谨,所以客观地说朱熹的尝试不算成功。就这样,这上联历经九百余年,无人对出完美下联,因此而被世人称之为千古绝对。
正因为对对联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历来不仅为文人墨客所欣赏,也为平民百姓所喜爱。历史上一些生活在社会低层的所谓“小人物”,虽然没读多少书,有的甚至根本没进过学堂门,但凭着聪明才智和对环境事物的观察领悟,创作出令人称奇的联句,其水平不输于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充分展示出劳动人民的聪慧、才华。
民国年间的上海,有一天,一家酒楼来了十余位衣着光鲜的文人吃酒。席间文人们推杯换盡,猜拳行令,吟诗论文,好不热闹。吃喝一会,一个张文人提议来个对对联比赛,众文人齐声说好。张文人道:“那我先出个上联,看谁能先对出下联?”
此时正值南方五月黄梅季节,户外细雨绵绵,下个不停。张文人望着雨景,手指门外道:“我就以时下天气为题出个上联,五月黄梅天。”
围绕上联,众文人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如何对出下联,每人都皱眉凝目,心神投入,有人边思索边口中念叨:“五月黄梅天......”那个传菜送酒里外忙活的跑堂小伙,边为客人倒茶斟酒,一边好像也在思索着什么。
过了许久,仍然无人对出下联,有多人泄气了:“此联太难对了,别折腾心脑了,不对了。”有人问张文人:“你既然能出上联,心里一定有下联吧?快说说看。”张文人说:“哪有下联?我只是看了天气即兴而发,大家都对不出来,那就算了吧,留着以后慢慢想,咱再好好吃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