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曾熙是张大千的老师 , 曾与吴昌硕、黄宾虹等齐名 , 可谓名噪一时 , 然而如今 , 甚至不少书法专业的学生都不知其名 , 这种境况与百年前形成了鲜明反差 。 事实上 , 曾熙在书法艺术上“入古”的毅力和“出新”的魄力值得当代人敬畏和深思 。
今年适逢曾熙诞辰160周年 , 《曾熙书法研究》近日出版 , 可算作国内第一本曾熙书法的研究专著 ,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经作者授权节选刊发 。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像
在研究曾熙书法之初 , 面对着尚待解读的大量曾熙书作 , 我一直在思索:曾熙曾与吴昌硕、黄宾虹等书画大师一道被誉为“海上四妖” , 可谓名噪一时 , 而如今不仅未受到大众和市场的追捧 , 甚至不少书法专业的学生均不知其名 , 这种境况与百年前形成了鲜明反差 。 那么 , 他的书法艺术是否真有摄人心魄的魅力呢?他的书法艺术是否能给当代学界带来有益思考和研究价值呢?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前排中)与张大千(后排右一)、王个簃(后排中)等友人合影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张大千合作山水立轴
随着研究的展开 , 之前一直困扰我的疑云也逐渐散去 , 一个明晰而立体的书法家形象逐渐浮现在我的面前 。 并且 , 笔者通过研究觉察到曾熙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书法家 , 还集传统士人、近代教育家、书法理论家、画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 。 我们从曾熙的书法研究中 , 能窥探到那个时代的书法价值观和审美风尚 , 甚至能透视到当时艺术家群体创作的心理动态 , 进而复原那个时代真实的艺术生态 。 那么 , 曾熙的书法研究对于当代又有多大意义呢?笔者认为 ,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篆书五言联
首先 , 曾熙在书法艺术上“入古”的毅力和“出新”的魄力值得当代人敬畏和深思 。 这种“入古”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入古”之方向 。 在曾熙在碑学风气笼罩且每况愈下的时代背景下 , 对“循古”和“入古”有着准确的定位 , 他直接以三代两汉篆隶为源头 , 对当时碑学书法特崇北碑的风气进行批评和修正 , 体现了独到眼光 。 进而 , 他提出 “求篆必于金 , 求分必于石” ,“以篆笔为分 , 则分古;以分笔作真 , 则真雅;以真笔作行 , 则行劲 。 物有本末 , 此之谓也”的学书思想 , 体现了一个成熟书家的系统意识;二是“入古”之全面 。 曾熙为了破解贯通各体的艺术密码 , 对整个金文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创作实践 , 进而将大篆的审美意象和从中提炼出来的“颤笔”笔法融通到各体中去 , 既练就了屈铁断金般的笔墨功夫 , 又丰富了各体的艺术感染力 , 为书法创新打下了基础;三是“入古”之深入 。 曾熙并未在古篆分隶的笔墨畅游中浅尝辄止 , 而是深入其笔法和精神气质的内理 , 寻找出不同书体和风格间“一以贯之”的共性规律 。 在“出新”方面 , 曾熙以古篆笔法为源泉 , 将其改造成更加抒情写意的以“顿挫提转”为内核的“颤笔”形态 , 运用到篆、隶、楷、行、草等各体中 , 以“质”带“妍” , 刚柔互动 , 因此其楷、行书也透着古雅清逸之气 。 尤其是他的行草书由于借鉴了大篆的线质 , 因此较之取资北碑的沈曾植、康有为等书家更加流畅 , 在流美、浮滑的行草书风盛行的当代语境下 , 极具借鉴意义 。 可以说 , 他的这种尝试既改变了碑学的传统面貌 , 又为碑帖融合的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 曾熙笔法上的这种创造性实践 , 在今天的碑学书风中仍被广泛借鉴和演绎 , 但能像曾熙一样潜心“入古”的书者少了许多 。 著名画家李可染曾提出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 , 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 虽然当代书坛仍在呼吁“入古”和“出新” , 但是往往容易出现急于“出新”而“入古”不够和为“古”所缚而创新不足两个极端 ,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以曾熙为代表的民国书家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