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二 )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隶书五言联
其次 , 曾熙五体兼通的书法艺术素养值得当代书家学习 。 回顾百年历史 , 曾熙作为清代民国之交成长起来的书家 , 其全面的艺术素养无疑给市井气弥漫的上海书坛带了一股清气 。 他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 , 涵盖篆、隶、楷、行、草五体 。 这些作品取法上溯秦汉 , 下取时人 , 跨度极大 , 表现形式也异常丰富 , 俨然一部生动的书法风格史 。 我们经常在曾熙书法中发现“四体书”这样的组合性作品 , 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旺盛对书家兼涉多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 另一方面也说明曾熙作为一个职业书家在技术上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 。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楷书八言联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章草扇面
反观当代书坛 , 不少学书者固守一家或沉溺于某种特定风格 , 稍有成绩便以书家自居 , 缺少了“博涉多优”的追求 。 与曾熙为代表的清末民国书家相比 , 当代书家普遍“博涉”不够 , 因此缺乏熔铸各体的实践基底 , 值得反思 。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手札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
文章图片

【曾熙|“入古”与“出新”,曾熙书法对当代书坛的启示】曾熙手札
第三 , 以曾熙为代表的民国书家的传统文化修养值得当代书家借鉴和学习 。 曾熙原本不是一个职业书家 , 而是列居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批传统文人 。 他博览诗书 , 经学、史学、文字学、金石学等“字外功”无不涉猎 , 再加上详研碑帖和心慕手追 , 成功地转型为一个“文人型”书家 。 我们通过研读曾熙的书法理论 , 可以窥得他在传统文化上所下的深厚功夫 , 他总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深刻的义理 , 如 “篆隶贵委迆养气 , 分书在飞跃取神”“三代鼎彝 , 古朴奇奥 , 此三百篇 , 离骚也”等 , 这种概括能力得益于其多年的诗文写作训练 。 此外 , 我们从曾熙的书画题跋中 , 不仅能读出他作为书法家对艺术的认识 , 还能读出哲人的深邃、诗人的旷远、学者的缜密 , 这些都是曾熙深厚传统文化基底的体现 。 因此 , 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我们在读曾熙的书论和题跋时 , 能体会到其中透露的强烈学术自信 。 正因为民国以前的书法家多是传统文人 , 书法只是学养构成的一小部分 , 所以他们的书法带有天然的文人气质 。 当代与民国相比 , 书法的生存语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书法的实用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对联、信札、寿帐、匾牌、墓志等昔日风行的书法载体已不再是今天的日常必需品 。 于是书法逐渐由民国的艺术与实用并存 , 走向今天的纯艺术化 。 这种深刻的变化 , 也必然导致书法作品的消费者、欣赏者结构发生重构 , 促使书法家群体不得不最终走向专业化 。 这种专业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书法家学术视野和修养格局的“窄化” , 过于强调笔墨技术 , 而忽略了文学、哲学、史学等综合文化修养的全面提升 。 纵观当今书坛 , 能像曾熙等民国书家一样自撰诗联的人越来越少 , 更不用说将自己笔墨实践提炼为书法理论思想供后人学习了 。 因此 , 与曾熙等民国书家相比 , 如果说当代书家还缺少那么一点艺术自信和学术自信 , 其根源就是综合文化素养的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