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做好了所有细节,为什么观众还是失望?( 三 )


影视版《雪中悍刀行》针脚绵密 , 却始终摆脱不了媚俗之态——为显得生活化 , 就让主角去偷红薯;为制造悬疑 , 就让姜泥反复行刺;为体现情趣 , 就让女侠披永不变黑的白床单(哪怕用绸也行 , 偏用棉布)上阵;为煽情 , 就把告别戏拖上半集 , 挤观众眼泪……在影视版《雪中悍刀行》中 , 能看到当下网剧中所有俗套 。
不客气地说 , 这种改编其实是阉割 。 执刀者自以为拥有判断力 , 其实都是反复洗脑后层积的错觉 。 这种点金成铁、毫无自我的改编 , 根本无法说服观众 。 影视版《雪中悍刀行》可以嫁接在任何一个IP上 , 自然引起观众不满:你想自说自话 , 为什么非揪着《雪中悍刀行》呢?
创作源自真诚 。 懂嵌套、懂埋扣、懂伏笔、懂烘托是好事 , 可没有真实的痛感与激情 , 这些就失去价值 , 不能“拿人” , 反而让人肉麻 。
“小圈子误会”是常见的黑洞
一部影视剧被怼 , 不必过度解读 。 值得思考的倒是 , 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下一部剧会不会依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内行”全力以赴 , 却干成了一件外行事 。 这涉及人类思维中一个常见的黑洞——“小圈子误会” 。 在集体决策中 , 专家们有时会集体做出明显违背常识的错误判断 , 在许多人祸中 , 均能看到“小圈子误会”的身影 。
在一般情况下 , 人们相信专家 , 因为专家掌握更多信息 , 经过长期专业训练 , 能处理更复杂事务 。 这就忽略了 , 专家也存在人性缺陷 , 也会掩饰自己在某方面的无知 , 会不自觉迎合别人 , 会为了个人目标而扭曲判断 , 会为了显得“合群”而不提出个人意见 。 “小圈子误会”的根本在于权责不对等 。 做出错误判断 , 自己承担的损失有限 。 在艺术创作领域中 , 尤其容易“假行家”泛滥 。
判断艺术专家 , 只能看他既往创作 , 看他行业中人脉 , 看他的文凭 , 可这些都非客观标准 。 于是 , 只要从业时间长 , 有一部剧成功了 , 立刻就成“行业大拿” 。 可问题是 , 艺术创作不是生产制造 。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专业作家出现是小说堕落的开始 。
灵感是无法复制的 , 创作成功也是无法复制的 , 能复制的只有技术 。
可现实困境是 , 当你创作时 , 你就不是专家 , 当你成专家时 , 你已无法创作 。 在这一吊诡的格局下 , 专家被逼成不断重复自己的人 。 影视版《雪中悍刀行》的创作者确实也推出过佳作 , 然而局限在这样的经验中 , 说明网剧内卷化程度之深 。 总之 , 当资本对利润提出过于急切的要求 , 当行业生态日渐逼仄 , 当创作者既想当商人 , 又要当过关行家 , 还想有艺术追求时 , 结果就很可能拍成“四不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