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大师|草圣:张旭狂草似金蛇狂舞,又如虎踞龙盘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大师 | 草圣:张旭狂草似金蛇狂舞 , 又如虎踞龙盘
张旭草书《自言帖》 。
张旭(685年-759年) , 字伯高 , 一字季明 , 苏州吴县(今苏州)人 , 唐代书法家 , 擅长草书 , 喜欢饮酒 , 世称“张颠” , 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 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 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 , 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
张旭的书法 , 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 , 以草书成就最高 。
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 , 字字有法 , 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 , 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 , 其状惊世骇俗 。 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 , 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 , 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 。 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
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 , 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 , 旁若无人 , 如醉如痴 , 如癫如狂 。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 , 有动于心 , 必于草书焉发之 。 观于物 , 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 , 可喜可愕 , 一寓于书 , 故旭之书 , 变动犹鬼神 , 不可端倪 , 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
杜甫入蜀后 , 见张旭的遗墨 , 万分伤感 , 写了一首《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 诗中曰:
斯人已云亡 , 草圣秘难得 。
及兹烦见示 , 满目一凄恻 。
李颀在《赠张旭》一诗中说:
露顶据胡床 , 长叫三五声 。
兴来洒素壁 , 挥笔如流星 。
可见大家对张旭的敬爱之深 。 常熟人民为了纪念张旭 , 直到今天 , 城内东门方塔附近还保留着一条“醉尉街” 。 旧时 , 城内还曾建有“草圣祠” , 祠内的一副楹联:
书道入神明 , 落纸云烟 , 今古竞传八法;
酒狂称草圣 , 满堂风雨 , 岁时宜奠三杯 。
表达了邑人对这位草书之圣的深深崇敬 。 张旭洗笔砚的池塘也曾长期保留 , 称为“洗砚池” 。
张旭深得草书笔法 , 后传给了崔邈、颜真卿 。 张旭说:“开始时 , 我听说公主与挑夫争著走路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 。 后来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神韵 。 ”张旭每次饮酒醉时就草书 , 挥笔大叫 。 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 , 世上人称他为“张颠” 。 酒醒后看见自己用头写的字 , 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 。 后人评论书法名家 ,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臣、薛稷四人 , 或许有不同的意见 , 至于论到张旭 , 都没有异议 。
张旭的草书看起来很颠狂 , 但章法却是相当规范的 , 他是在张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础上升华的一种狂草 。 细观察其书体绝无不规则的涂抹 , 很多细微的笔画、字间过渡 , 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 绝无矫揉造作之感 。 张旭的草书是在激越情感牵动下促使节奏加快 , 似金蛇狂舞 , 又如虎踞龙盘 , 表现一泻千里之势 。 由于在线条的动荡和质感上加入了盛唐的艺术气息 ,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狂放的草书风格 。
张旭的草书以雄浑奔放的气概、纵横捭阖的笔姿和恣肆浪漫的势态而为世人看重 。
唐吕总《续书评》云:“张旭草书 , 立性颠逸 , 超绝古今 。 ”
宋苏轼《东坡题跋》载:“长史草书 , 颓然天放 , 略有点画处 , 而意态自足 , 号为神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