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一切为戏剧》:戏剧制作之道( 二 )


万方介绍说 , 埃里克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 “他来了之后执导排练 , 起初并不是按照剧本排 , 而是让演员互相演绎对方的角色 , 比如演周朴园的去演鲁贵 。 ”显然中国演员对此并不完全适应 , 王可然就此给出了自己的办法 , “邀请他来执导 , 就是要来看人家的工作方法 , 排戏模式 。 这是一种文化的碰撞 , 也是一种思维的碰撞 。 央华团队当时每晚上都要开会 , 把法国导演的思路和理念厘清 , 再去安抚和鼓励一众演员 。 什么是交流?就是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 。 ”
与王可然合作引进过以色列大戏《犹太城》的当代艺术家安娜伊思·马田同样来自法国 , 在她看来这种跨国之间的戏剧交流“非常难” 。 “尤其当你自己都不确定什么是对的 , 却要让那么多人相信你 , 这个协调很难 。 需要在永恒的变量中 , 找到平衡 。 ”在她看来 , 王可然是一位“时代骑士” , “他讲话时 , 常像在舞台上一样 , 而听他讲话 , 也像是坐在舞台之下 , 需要调动所有感官 , 全神贯注地听 。 ”
观众|《一切为戏剧》:戏剧制作之道
文章图片

嘉宾对谈环节
一个戏剧制作人的自我修养
在舞台剧央华版《如梦之梦》中扮演顾香兰 , 一扮就是9年的演员许晴 , 用一种更浪漫的方式诠释了戏剧、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 出演这部戏 , 一场下来仅在台上走都要走几万步 , 这些对许晴来说 , 谈不上不是挑战 , 她说那是“共振 , 身脑心的共振” 。 许晴表示 , “这种共振带来的甜蜜 , 并不亚于爱情 。 当演员指向观众说 , ‘花园的花多美啊’ , 那一片的观众会笑得特别灿烂 , 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像开了花一样 , 所有人一同享受戏剧感受戏剧的共振 。 有时候观众是中心 , 我们包裹着他们;有时候演员是中心 , 他们包裹着我们 。 在这个场里 , 每一步对我来说 , 都是在修行 。 ”
比起做戏的辛苦 , 王可然最近也在思考戏剧功能的变化 。 “我从前认为 , 戏剧应该给大家带来的是温暖和希望 , 但这两年 , 我觉得 , 应该还可以在保留温暖希望的同时 , 通过戏剧工作者自己的努力 , 对生活给出更加尖刻、毫不留情的再现 。 ” 他介绍说自己并不将自己只局限在某种角色里 , 或者说 , 他反对为“戏剧”和“戏剧制作人”贴上一切标签 , 他推崇那些从生命里长出来的、从心里长出来的东西 , “戏剧要抚慰人心 , 它要跟人的内心直接发生关系 。 ”
提炼后的再现 , 更真的再现 。 “真”是王可然做戏剧的要求 。 十几年来 , 有关“真”的原则 , 他一遍又一遍地向团队成员和合作方普及、强调 。 可在他看来 , “真”是一个逆向行走的过程 , 他一直在与“不够真”搏斗 , 与“异化”搏斗 , “ ‘真’每个人应该有 , 但只有一部分人在不懈努力地靠近 , 它给我们的活着带来一种支撑 。 ”
关于王可然对“真”的执着 , 作家贾行家深有体会 。 他说 , “真是人生命里本质的行动力 。 而我个人的理解是 , 它得是从人心里长出来的 。 所有的情感 , 所有的行动力 , 那一切的表达是从人心里长出的 。 王可然便是这样 , 他观察人 , 体味人 , 尽可能精准地把握当下人群的心理状态和内在需求 , 这是他做戏的基础 。 ”
戏剧评论和策划人程辉认为 , “制作人没有一定之规 , 但需要这个人从全局上把握艺术创作和制作 , 把握住作品的灵魂和方向 。 其实好的制作人 , 一定懂艺术且热爱艺术 , 最重要的是 , 能够沉浸在艺术当中 。 无限的接近艺术创作 , 却不给创作带来任何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