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60后艺术家登场!“高峰之路”呈现中国画接力性发展脉络

12月23日 ,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写意性探索研究展(三)”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幕 , 展览由《中国美术报》社、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 , 广东省亿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协办 。
展览以“写意性”为研究切面 , 试图分别探索与呈现20世纪从30到70各个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于“写意性”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代际特征 。 继此前对“30后”“40后”“50后”艺术家的呈现后 , 此次展览将关注的重点投向“60后”艺术家:纪连彬、王珂、邢庆仁、刘罡、韩学中、何加林、牛克诚、王辅民、徐里、张谷旻、卢禹舜、马刚、尚可、方土、贾广健、郭子良、范存刚、方向、赵建军、乔宜男、常朝晖、石峰 , 希望在呈现每位艺术家个性化创作的同时 , 也能让观众领略“60后”艺术家们对中国画中“笔墨”“写意性”不同的探索面貌 。
接力|60后艺术家登场!“高峰之路”呈现中国画接力性发展脉络
文章图片

嘉宾合影
“高峰之路”系列学术展是《中国美术报》自去年起开始策划实施的 , 本年度以年龄段划分 , 呈现了各自的面貌 。 此次参展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纪连彬谈到 , “60后”这批画家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 , 又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 , 是真正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家 。 这批艺术家能将西方文化与自身的艺术实践相融合 , 能相对清晰地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思很好地进行视角转换 , 在不断深挖传统、拓展水墨边界中逐渐走向成熟 , 呈现出了各具特色的面貌 , 同时也呈现出了水墨现代性和丰富性 。
谈及对此次展览的认识 , 纪连彬表示 , 《中国美术报》充分利用自己平台的广度 , 勇担时代使命 , 立足当代 , 积极策划组织了这样一个有学术高度和深度的展览 , 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学术指向 。
接力|60后艺术家登场!“高峰之路”呈现中国画接力性发展脉络
文章图片

观展现场
接力|60后艺术家登场!“高峰之路”呈现中国画接力性发展脉络
文章图片

观展现场
接力|60后艺术家登场!“高峰之路”呈现中国画接力性发展脉络
文章图片

观展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主任尚可同样认为 , 《中国美术报》组织策划的“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写意性探索研究展”非常有意义 , 是对中国画写意性探索的一个系统性梳理和阶段性总结 。 他认为 , “60后”艺术家既有扎实的基本功 , 同时在创新方面做了较多的尝试和探索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风格意识趋向成熟 , 是当今中国美术的中坚力量 。
接力|60后艺术家登场!“高峰之路”呈现中国画接力性发展脉络
文章图片

观展现场
接力|60后艺术家登场!“高峰之路”呈现中国画接力性发展脉络
文章图片

观展现场
接力|60后艺术家登场!“高峰之路”呈现中国画接力性发展脉络
文章图片

观展现场
从“高原”迈向“高峰”是当代艺术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 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 此次展览定位明确 , 既促进了我们对创作的思考 ,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深化自己 。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坦言 , “作为60后一代的艺术家我觉得非常幸运 , 我们接受了更加正统的教育 , 同时也切身感受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 等等这些 , 让我们可以以更加多元的视角来对待艺术创作” 。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所长乔宜男告诉采访人员 , 展览以年龄段来划分展出 , 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画接力性发展的清晰脉络 。 从展览中可以看到 , 大家在对中国画写意性探索过程中 , 已经达成了一种审美共识——守正创新 , 这也是中国画发展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必须坚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