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人说唐诗里那些不押韵的诗歌,用山西方言读就押韵了,真的吗?

初一吃,初二哭,初三初四出门子。
这是我们老家山西的一首民间谚语,描写春节风俗:大年初一阖家团聚,美酒佳肴;大年初二是祭祖的日子,上坟,哪怕是形式性地也要哭几声;初三初四才是出门走亲戚、拜年、访友的日子。如果用普通话读,索然无味。但是如果用老家的方言来读,你会发现句句押韵,盎然生趣。山西#有人说唐诗里那些不押韵的诗歌,用山西方言读就押韵了,真的吗?
文章插图

因为在这种方言里,保留了古代“四声”中的去声。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对佛经的诵读,人们发现并开始研究音调,于是出现了四声。但古代四声和现在不同。古代是平、上、去、入。
后来,“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二声,上声是三声,去声是四声。而入声的字,全部转化为其他三个声调。山西#有人说唐诗里那些不押韵的诗歌,用山西方言读就押韵了,真的吗?
文章插图

这只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但,山西方言中保留了入声。仅这一点,就让山西方言与古代汉语的发音,有了穿越时空的联系。
不过,千万不要以偏概全。山西方言也很多分支。临汾人说话,太原人未必能懂;太原人说话,朔州人也许一脸懵逼——当然是说方言。普通话是方便交流的。山西#有人说唐诗里那些不押韵的诗歌,用山西方言读就押韵了,真的吗?
文章插图

山西话并不是一个标准,也许这个方言分支读这首唐诗能押韵,那个分支就不行了。就像开头时民谚里提到初二祭祖的风俗,据我所知,在山西也是很小范围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初二回娘家。
而且保留古代汉语发音的也不止山西,据说广东话也有一些保留。张爱玲的作品中,就记载教授认为孔子说的是广东话,因为“他说的是中原的古音,发音非常接近现在的广东话。”山西#有人说唐诗里那些不押韵的诗歌,用山西方言读就押韵了,真的吗?
文章插图

【 山西#有人说唐诗里那些不押韵的诗歌,用山西方言读就押韵了,真的吗?】另一方面,中国自秦始皇时期就统一了文字,统一口头语言的尝试却从清朝才开始。也就是说,在唐朝,人们说的话,也不尽相同。不同方言的发音不同,押韵当然也不同——并不是只有说官话,才能写诗吧?
简单用某一地语言,复原唐朝不同方言中的韵脚,这难度还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