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饮酒诗词26首:万里清风同我醉,酡红已透漫天霞

有奖题诗活动
本期题目:
81期周作业:
酒与诗,诗与酒。自古连理缔结,相从相随。本期以“酒”为题材抒发情感。律绝词均可。词依龙谱。新韵标注。
全部作品展示:
东坡!饮酒诗词26首:万里清风同我醉,酡红已透漫天霞
文章插图

1.约饮(新)
文/好心情
岭上杯盘摆,邀朋花下酌。
朦胧远山月,浓郁染仙伯。
风语:朦胧月,如何浓郁染?觉得转句写人,结句一笔荡开写月,更好些。
青言:“浓郁”指浓密;繁密。若在此处用指月色,显然不妥。照应结句来看,是指醉意“朦胧”了远山月,“浓郁”染了仙伯。“染”字不稳。
五绝贵乎以小见大,要在简短的语句中点出丰富的内容,如“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如“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如若将话道尽,则无甚可观。
路评:不懂五绝。
2.杏花村
文/解之以动
小杜曾题句,时空可有涯?
清明留雨迹,白浦远仙槎。
酒井垆前古,牛童埻上遐。
唯闻村撰志,两讼杏争花。
注:白浦即白浦古渡,白浦风荷是小村一景;该村编纂过村志,收录入清《四库全书》,山西安徽两省曾为冠名权对簿公堂,经二审裁定酒是山西好一些归山西,文化归安徽。
风语:叙事尚可,遣词较平淡,欠余味。
青言:首先该诗和酒似乎没什么关系。
“小杜”、“时空”、“清明”、“白浦”、“酒井”、“牛童”。
虽然“平头”是否是诗病之一,还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见解,但六平头连续出现,也确实蔚为奇观。或者诗人还以此为炫技,颇有自得也未可知。
其实“平头”之所以被人称为一忌,是因会“四平头”会使句式变得呆板。
这首诗中诗人在“曾//题/句”,“留/雨季”,“栌/前//古”这三处还是可以看出是考虑了句式的变化的,或许是为了挽救一下之前的六平。
但尾联中的“唯闻”又不确了,“唯闻”就是“只听到”或者“只听说”。
只听到是说“别的声音都没有,只有这一种声音”,即如“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但这首诗中的景物,很明显并不全都是静物,那么排除这个意思。
“只听说”就是说“只听说有这么一件两省争讼这件事”,那么这首诗其实要说的重点,是两省争花一事?这件事若是诗人关注的要点,在之前三联之中,需要有铺垫。若不是诗人关注的要点,为何宕开这一笔,这带铜臭的一争之下,使前六句的恬淡蒙尘。
路评:首句点题,次句飘脱,颔颈联似言光阴如梭,村无陈迹,尾联回到如今的尴尬争名之事。褒贬不提,也算公正。
3. 船娘 2票
文/逍遥白
渡边解缆点青篙,俏立船头一树桃。
香带湖风堪润肺,醉人不必饮醇醪。
注:润肺,见冯时行“一饮肺肠润,再饮毛骨轻”。
【兰花手蝴蝶梦:3】
【兰兮:3】色香味俱全,与酒有得一搏。
风语:把人比酒,转句有点游离。
青言:美人如酒,一见自醉。固是自古以来常见的比喻,除非自命清高之人,否则不可简单断定其作者为轻薄子。
此诗弊在转结,转句化用了冯氏之诗,只是冯氏诗本也未见其好,化来何益?岂非更加等而下之。结句将意说破了,也说尽了,有违七绝余味盎然之旨。
路评:酒不醉人人醉人,笔力差了。一树桃,若是果子可就不好玩了。香是酒还是人,不得而知。
4. 酒 3票
文/路远修
形堪弱水慰风尘,质赛流霞出厚醇。
如向世间来俯仰,回回醉倒有情人。
【飙尘:4】有情人,酒不醉人人自醉。
【福人:4】转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