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书香和州 . 读书征文 | 病痛的日子,读书是种战斗

病痛的日子,读书是种战斗
文/叶轻云
仆历数年,以病索居,闭门静坐,书卷药橱,自安心性。每当晴雨晦明,晨烟夕月,辄览新书旧典,痴对终时,以是宙中过往,宇内湖山,时萦胸腹,每借文章,寄其幽梦。穿故事,友哲贤,涉人情,履风土,亦富卧游之乐乎?莫言白日惶惶,饶片刻可愉,两壁诗书分病榻;浑与青灯寂寂,信连宵堪耐,一天星月满东楼。
冬深岁杪,举头四顾,新添两架书,约千余本。划屏粗计,APP读书700余小时,各类读书笔记,亦有百万字。
春去冬来,所读盖科技、哲学、历史、文学之属。另,亲子阅读类不在其内。
一、科技类
尤多计算机书目,Affter effects、Illustrator、Premiere、Python、3ds max等都读了一些。
二、哲学类
先读了林欣浩的《哲学家们干了什么?》,轻松梳理哲学脉络,是一本不错的哲学入门书。再读何兆武先生翻译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奎纳尔·希尔贝克,尼尔斯·吉列尔写的《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进一步系统学习。散读了周濂的《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复重读老庄,《传习录》等,参照体会。
三、历史类
读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没什么创新。读了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此之谓也。读李国章,赵昌平主编的《二十五史简明读本(全15册)》,虽不深刻,略有收获。读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共11册)》,娱乐的成分多一些。
四、文学类
古今中外的,都读了一些。
(一)文艺理论研究方面,读了斯蒂芬·金的,这是个务实的作者。许荣哲的两本,属于小快餐。哈罗德·布鲁姆,书读得真叫多,莎士比亚的鼓吹者。巴尔加斯·略萨,比较平实。五本詹姆斯·伍德,精到的批评书。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中的罗伯特·斯科尔斯。安·拉莫特的书,是本快餐书。H·R·姚斯的书,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书,比想象的普通,V·S·奈保尔的书挺耐嚼。
(二)中国古代经典。经典精读,参照不同版本的研究,才有进益。这里略谈两套书,其它可以类推。比如《诗经》,读了三秦出版社细井徇版的,华侨出版社沐言非版的,华夏国学院版的,另外,曲黎敏版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情到深处是中庸(套装共2册)》。由此整理出《诗经》读书笔记近30万字,从而全方位的粗略读懂点。再比如读《红楼梦》,汇集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杨藏本,读《脂砚斋评石头记》《程高本百二十回红楼梦》《汇评金玉红楼梦》《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红楼十二层:周汝昌妙解红楼》《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蒋勋说红楼梦》,一路读下来。如果有一定的诗词曲赋的知识打底,读起来会更好。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陈忠实的《白鹿原》,入目的行文似陕西的裤带面,擀得厚,切得宽,爽口耐饥得很。用语踏实通俗,一口气读完,不须耗费甚精力。毕飞宇的《推拿》,为我揭开少数人的感官世界。《青衣》《玉米》,体现毕飞宇善写女性心理的佳作。莫言的《春雨夜霏霏》《白狗秋千架》《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本土化叙事,独特意象,陌生的审美体验,使我享受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愉悦。从《透明的红萝卜》开始,莫言的作品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充斥最原始力量的粗俗与对生命呐喊的崇高。《晚熟的人》没看完,似是忏悔录。他后面写的,还没看,不作评论。然后看了鲁迅全集、老舍全集、还珠楼主和金庸的一些书,扫了部分网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