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线上文化消费占比近八成

12月28日,伴随北京文化消费高峰论坛举行、2021年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发布,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正式收官。自9月以来, 251个文化企事业单位参与开展了350余项31298场线上线下促文化消费活动,累计线上线下参与人次18.46亿,直接消费金额89.5亿元。其中,线上直接文化消费占比近八成,达62.73亿元。
全国第一#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线上文化消费占比近八成
文章插图
惠民文化消费季期间比较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今年的惠民文化消费季由市文旅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文资中心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20家委办局和16区联合主办。市文资中心负责人介绍,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的突出特点是线上文化消费实现逆势增长。消费季期间,线上活动共计24219场,较往年大幅增长,线上浏览量18.32亿人次,占总参与人次99%,线上文化消费62.73亿元,占比77.92%。消费季也发力线上服务引导,如线上发放代金券、联名卡,助力消费者更多聚焦场景消费。主办方的促进服务也得到广泛认可。今年,首次参与消费季的企业逾100家。
全国第一#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线上文化消费占比近八成
文章插图
28日举办的北京文化消费高峰论坛上,引领线上消费的三家头部企业,分享了它们的经验。快手科技副总编辑唐凯介绍,快手通过AI+大数据实现文化供给精准触达。比如通过大数据得知00后对书法类课程兴趣度颇高后,平台就将原来瞄准70后群体的书法课程类短视频精准推送给00后群体,助力中华文化传承。掌阅科技创新业务研究中心院长王丽楠表示,数字阅读行业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到创作过程中去。同时策划形式新颖、贴近性强的特色阅读活动,为Z世代用户群体构建良好的互动交流空间。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业务负责人舒展归纳了“全真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变化,认为文化消费正呈现沉浸式文化消费场景、虚实结合的体验方式、多元创新的文化业态、文化遗产成为源动力共四大发展趋势。
全国第一#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线上文化消费占比近八成
文章插图
2022年即将到来,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工作将迈向新台阶。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培育建设工作将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配套创新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紧盯消费指标,通过做强商圈平台载体、稳住大宗商品消费、培育时尚消费,促消费稳增长;着力促进消费和文化共振,挖掘文化消费潜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加快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样本,助力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
全国第一#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线上文化消费占比近八成
文章插图
28日,2021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正式发布。430个品牌参选,最终60个品牌上榜六大细分榜单,彰显了文化新品牌和消费新力量。
相关链接:文化消费报告解码北京文化消费全景
12月28日,在第九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活动现场,北京市文化消费研究课题组发布了《2021年北京市文化消费报告》,对北京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
报告认为,北京的数字文化消费生态圈正在形成。2021年北京产业数字化规模已达13371亿元,同期北京数字经济占GDP比重55.9%,位列全国第一;同时,北京市文化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一,文化科技融合应用领先全国;北京市数字文化需求扩容提质需求加速,“云端”消费成为常态。其次,近两年北京文化消费供给侧的品牌化、品质化供给趋势明显,在带动需求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需求侧来看,疫情发生以来,场景化、体验式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流,文化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迁移。第三,假日经济对北京文化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从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这几大节日数据来看,北京市重点监测的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242.9亿元,均比2019年有所增长。课题组组长范周介绍,夜间经济将成为未来一大增长点。“以五一消费为例,北京消费季期间五一夜间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