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雄狮少年》背后的文化交流与变迁( 二 )
文章插图
南北狮舞有何不同
狮舞在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造型酷似真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蹿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和南派狮舞相比,北派狮舞不表现故事情节,不注重用顽皮和诙谐的动作表现“极富人情味”的“拟人化狮子”,而是通过大幅度、粗犷、刚劲有力的舞姿,再现狮子威武刚烈的气质和勇猛、矫健、灵活的神态。比如洛阳的“大里王狮舞”,在“武狮”表演中,有摞板凳、上老杆、荡秋千、爬梯子、上天桥等项目,艺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高难度的表演,非常惊心动魄。《雄狮少年》中的舞狮也借鉴了北狮的风采,营造出了非常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南狮”又称“醒狮”,属于两广地区及港澳地区的民间艺术,《雄狮少年》里舞的便是醒狮。醒狮也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至明代,醒狮在广东出现。
醒狮的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看起来非常可爱。有人认为醒狮并非狮子头,而是一种虚拟的独角怪兽,较为接近年兽。传闻中,以前醒狮多出来的那个角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
南狮的舞动造型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舞者通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可以说,南狮讲究的是扎扎实实的下盘功夫和熟练的配合,以及意在和神似。
“采青”是南狮最常见的表演方式,我们在《雄狮少年》中也看到,“狮子”要通过一系列的套路表演,猎取放置于地上或悬挂于高处的生菜、青菜,名为“采青”。相传“采青”原本有“反清复明”的寓意,但现在一般只是取其意头,因“生菜”与“生财”谐音,象征着店铺开张以后生意兴隆。
在《雄狮少年》电影开头,还提到了岭南武术界的“宗师”黄飞鸿,相信很多人也对电影《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中黄飞鸿举狮头打斗的精彩场面印象颇深。历史上,出生于广东佛山的黄飞鸿武艺高强,精于医术,也的确擅长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文章插图
木棉为什么被称为“英雄花”?
无论是作为背景存在,勾勒出岭南的独特风景,还是作为掉落在少年手中的“英雄花”,暗中推动剧情的进展,枝干高昂耸立、顶部花朵如火的木棉在《雄狮少年》中成为了一个重要意象。
木棉是广州市的市花,又称红棉,花较大,色橙红,在岭南一带颇为常见。城市的街道两旁经常种植着木棉,春天来临时,木棉盛开,高大粗壮的树干巍峨入云,红花满枝。还有的木棉生长在山坡上,远望过去,独树入云,枝条伸展,韵致浑然天成,是岭南风光中的一大胜景,人走在街上,有时也的确会被木棉花砸中呢。
木棉最早见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
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代的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因为木棉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所以树冠总是高出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再加上它火红的花朵,寓意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也与《雄狮少年》的主题十分契合。
- 复生@连载|《丰子恺自述》07:王囡囡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小说$6本男主假高冷小说,强推《镇河》好好笑,作者脑洞未免也太大了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儿子|感动!这个温柔且沉重的“杭州版”《美丽心灵》字字戳中内心……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6大仇人,韩貂寺最弱?杨太岁、柳蒿师不如他
- 打火机与公主裙@「推文」《我的城池》《打火机与公主裙》|校园甜文|痞帅x乖乖
- |茅奖小说《暗算》出版20年,精装版归来继续密码和人心全解密
- 康有为#除了《美的历程》,还有这些李泽厚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