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网络社会中的教育哲思

谢维和教授的新著《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 , 集中讨论了网络社会中所产生的新的人的自我认同问题 , 并致力于思考教育变革如何回应人的自我认同新挑战、新需求 , 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 重构自我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连续性 。 整本书虽然只有10多万字 , 但无论是从讨论主题的严肃性上 , 还是从分析问题的严格性上以及所提学术观点的创新性上看 , 都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讨论的优秀学术著作 。
自我认同问题是一个基本的人生问题 , 它的核心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 这个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 , 初看以为很容易回答 , 任何一个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都可以毫不费力地给出一个答案 。 比如“我是一名教师”“我是中国人”等等 。 但是这个问题吊诡的地方在于 , 当人们给出的答案越来越多的时候 , 人们会突然发现“我是谁”的问题却依然在那里 , 而且具体的答案越多 , 人们对问题不确定性的体会就越深 。
作为一名教育社会学家 , 谢维和教授在《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一书中 , 努力克服经验主义、心理主义等在定义自我方面的局限性 , 将“社会”看成是照见“自我”的镜子 , 致力于分析社会与自我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 。 他简要地回顾了农业社会之中的“小镜子”、工业社会的“大镜子”及其所形塑的自我认同 , 在此基础上 , 着重讨论了网络社会这面“破碎的镜子”给当代人自我认同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网络社会对于教育实践的影响学术界已经有许多讨论 , 但是有关网络社会对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影响的理论讨论相比之下非常不足 。 谢维和教授认为 , 网络社会作为当代人照见自我的镜子破碎的“裂痕”就是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边界 。 这个边界已经蔓延到人类社会生活与个体认同的所有领域 , 从认知领域到情感领域再到行动领域 , 给人们的对象化及其形象带来了更加尖锐的分裂与冲突 , 使得人们的自我认同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
谢维和教授借用日本现代作家平野启一郎在他的小说中描述现代人生存状态与心理体验的一个词——“分人”——来指称网络社会中人的自我认同所面临的挑战和主观体验 , 其主要含义是指网络时代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和虚拟社会中往往具有不同的人格设定、思想活动和角色形象 , 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分裂”特征 。 这种“分裂”特征 , 不仅会导致真实自我与虚拟自我之间的不一致和冲突 , 而且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多重真实自我的感觉 , 从而使得以往人类追求自我统一性、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努力变得无足轻重 , 徒增了当代人作为人的存在的烦恼、焦虑和无根状态 。
在精练地分析和描述网络社会中人的自我认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后 , 谢维和教授认为 ,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文学的主题 , 也是一个社会的主题、政治的主题 , 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教育问题 。 他回顾了西方从古希腊以来“认识你自己”的教化传统以及中国古代儒家“学以为己”的教育价值主张 , 认为帮助和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网络社会克服“匿名化”“虚拟化”“碎片化”“多样化”等自我分裂状态 , 在新的背景下实现新的自我认同或身份认同 , 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 也是教育的根本功能与重大责任 。
基于上述教育功能与责任的体认 , 谢维和教授在书中提出了“破镜能否重圆”的问题 , 其前提就是如何处理社会的二重性和知识的二重性问题 , 即社会实在论意义上客观现实与虚拟现实的关系以及认识发生论意义上知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关系 。 谢维和教授认为 , “破镜重圆”的可能性在于:发展一种新的实在性理论 , 为客观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连续性提供坚实的基础;拓展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 包容虚拟世界中的知识与表意系统 , 重构教育知识的连续性 。 这些主张 , 提供了网络社会中重构人类特别是青少年自我认同整体性、统一性和连续性的基础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