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十四五青年说|彰显“中国审美”,非遗“年轻化”我们在路上

编者按:
【传承|十四五青年说|彰显“中国审美”,非遗“年轻化”我们在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 , 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如今 ,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非遗 。 专家指出 , 要让更多青春力量汇聚到非遗传承与保护领域 , 需要注重营造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 政府、企业等应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 通过文创研发、环境设计等方式 , 推动非遗技艺相关工作成为大众化的创业项目 , 催生更多“泛传承人”式的从业者 , 让每个人都成为非遗“年轻化”的探索者和见证者 。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2日电(采访人员 沈秋阳 杨月 牟昊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 。 会场内 , 艺术家们探讨的“中国审美”“中国气派”“人文精神”等关键词 , 吸引了不少青年的关注 。 会场外 , 也有一批年轻人铭记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的嘱托 , 将“非遗传承”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和追求 。
说起“非遗” , 以前 , 人们总会联想起博物馆里的藏品 , 认为其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失去了联系 , 距离我们太远 。 而现在 , 越来越多年轻人与非遗技艺相遇 , 这相遇就像是一场科幻的“穿越剧” , 在时光隧道里 , 不同时代相互碰撞 , 电光火石般地生出许多出乎意料的精彩 。 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非遗 , 也可以很年轻 , 也可以很好玩又新潮 , 更呈现出“中国审美”“中国气派” 。
用新意守“艺” , 让古老非遗“活”起来
苗族银饰是苗族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传承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 是苗族社会历史记忆的徽记 。 苗族银饰于苗族人而言 , 犹如水之于大海 , 必不可少 。 经过祖祖辈辈相传与积攒 , 大多苗族女孩都拥有一套银饰 。 2006年 , 湘西州的凤凰县和贵州省的雷山县合报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苗族银饰也成了贵州的一张非遗文化名片 。
传承|十四五青年说|彰显“中国审美”,非遗“年轻化”我们在路上
文章图片

潘雪在工作中 。 受访者供图
然而 , 如此珍贵的苗族银饰 , 却一度因传承之难 , 被“困”于深山 。 传统非遗“守”艺人苦于缺乏传播渠道和创意 , 不停寻找着传播非遗文化的新载体 。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95后主播“银匠雪儿”的创新之举 , 为化解传承难题找到了新路 。 潘雪小时候跟奶奶去银饰铺子做首饰时 , 便被铺中琳琅满目的银饰所吸引 。 一次与银饰的“邂逅” , 让她深深爱上了这项古老的技艺 。 自此 , 她经常跑到店里看银匠师傅做活 , 去的次数多了 , 也和师傅熟络了起来 。 等到潘雪上高三的那年 , 她用省下的生活费偷偷买了只鸡送给师傅 , “就算拜师学艺了 。 ”她笑着说 。
时光如白驹过隙 , 转瞬即逝 。 大学毕业后 , 潘雪没有遵从父母“找体面工作 , 早日结婚生子”的期望 , 而决定回家乡贵州凯里做一名银匠 。 潘雪坦言 , 在刚开始做银匠时 , 她也遭受过许多来自周围人的不解与非议:过年过节时 , 父母看到在城里过年的亲戚 ,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女儿在做银匠 , 在她父母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从大山里走出去才算本事 , 又回来了这算啥?”可这些质疑 , 丝毫没有让她动摇 。有人说 ,“人生有三苦 , 沉船、打铁、磨豆腐 。 ”在当地 , 做银匠的女孩子非常少 , 制作银饰需要很大的力气和耐心 , 在不断摸索中 , 她逐渐掌握了银饰的制作工艺 , 她说:“拉丝这一步非常考验匠人的耐心 , 它有100多道工序 , 起模后填成形 , 需要不断练习 , 每天都要坚持低下头 , 一圈一圈地把它填好 。 ”潘雪的双手经常受伤 , 然而就算是流出了血 , 也要继续 , 她坦言 , 因为自己在制作中获得了乐趣 , 所以再怎么辛苦 , 对自己来说 , 都是值得的 。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 这份朴素的匠心尤为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