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张医生和王医生》真正的主题并不是“如何实现阶层变迁” , 而是在这一过程中 , 个人如何利用知识和经验 , 构建出一个“新的自我” 。
---------------
11月才出版的《张医生与王医生》 , 已经第二次印刷 , 它也在年末各种图书颁奖中斩获奖项 。 即便还没有读 , 人们也能从书名中感受它带来的冲击 。 它写的是一个“平凡”而又有普遍性的故事 。
从工人家庭脱颖而出
这本书是完全写实的 , 张医生叫张晓刚 ,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 王医生叫王平 , 是在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 。 第一作者伊险峰和他们是初中同班同学 , 高中同校不同班 。
他们都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 , 在著名的工业区沈阳铁西区长大 , 是工人家庭长大的孩子 。 高中毕业后 , 他们考上大学各奔东西 , 再也没有见过面 。 初中毕业30年 , 有人搞了同学会 , 他们得以重新联系 , 已经是著名媒体人的伊险峰 , 决定写出张医生和王医生的故事 。
这是一个“阶层跃升”的故事 。 在铁西区的工人家庭 , 像他们这样考上大学的“工人子弟” , 不到10% , 大部分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 , 长大后就像保罗·威利斯在《学做工》那本书中所写的那样 , 子承父业 , 又当了工人 , 在上世纪90年代末遭遇东北国有企业改革 , 成为下岗职工 。 而张医生和王医生 , 则成为著名医院的专家 , 成为公众心中的“成功人士” 。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 , 张医生和王医生是典型的“新中产”:受过良好教育 , 收入高 , 也在社会上享有声誉 。 保罗·威利斯那本享誉世界的《学做工》 , 主题是“为什么工人阶级的子女大部分又当了工人” , 重复父母的命运 。 而《张医生与王医生》处理的主题则是“少数人”: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脱颖而出 , 实现阶层跃升?在这个过程中 , 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困惑?
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励志故事 。 即便用现在的观点看 , 张晓刚的母亲也是一个“鸡娃高手” 。 她对自己的智力很自负 , 也对儿子要求严格 , 禁止张晓刚和成绩差的孩子一起玩 , 鼓励他在学习上的各种探索 。 在这种严厉的管教下 , 张晓刚的哥哥和妹妹 , 也都受过较好教育 , “脱离”了自己的阶层 。
城市与时代
《张医生与王医生》的第一作者伊险峰是资深媒体人 , 这本书是完全写实的 。 但是 , 要把它完全归入当下流行的“非虚构” , 又显得过于武断 。 实际上 , 作者的抱负要大得多 。 在书写个人际遇的同时 , 作者还有两个更大的维度: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人阶级”的转型 。
尽管在张医生那个班级中 , 最终考上大学的很少 , 但是如果我们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观察 ,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今天 , 中国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 。 有专家估计 , 现在达到“中产”的人数 , 可能有2亿人以上 。 从1998年开始 , 大学大规模扩招 , 现在一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千万级 。
在过去30年 , 有大量像两位医生的普通人 , 脱离“工人”和“农民”家庭 , 成为一个新的“市民群体” 。 在今天的大城市 , 我们很难发现哪些人像“工人” 。 即便是沈阳这样的传统工业城市 , 也经历一个“城市的士绅化”过程 。 新的城市化 , 更看重商业氛围 , 商场、咖啡馆、画廊或者书店 , 取代过去的工厂 , 成为日常景观 。 张医生他们小时候生活的铁西区 , 作为工业区几乎被整体拆迁 ,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商业楼盘 。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