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 , 张医生和王医生 , 在社会上并不是“少数派” , 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 他们代表了全国千千万万工人子弟 , 从小生活在集体文化中 , 长大后经历剧烈的社会变革 , 这样的故事在各个大城市都在发生 。 在我居住的成都东郊 , 过去也是大片工业区 , 现在则全部都是楼盘 , 这里一定也有很多张医生这样的人 。
重新构建自我
当然 , 这本书关注的并不是宏观变迁 , 而是个人命运 , 要在个人身上拷问出时代性来 。
用世俗眼光看 , 和他们同班的还有一位“更成功”的付同学 。 这位同学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 , 先是在公安部工作 , 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 , 现在是一家大公司的领导 。 等到有了初中同学群 , 他突然在里面“发难” , 讲出影响自己一生的事 。 读初中的时候 , 他曾“偷摘”校外的野山楂 , 却被老师“通报批评” 。
他认为 , 那个“告密者”就是王医生 。 这让王医生大为愤慨 , 他在群里大段发言 , 证明自己过去几十年 , 就是因为人格上不懂变通才处处吃亏 , 自己过去不是一个告密的人 , 现在也完全是凭专业技术吃饭 , 堂堂正正的 。
这个争论 , 在同学群引起一场风波 。 对付同学来说 , 这次被举报影响深远 , 他认识到“社会”的险恶 , 也影响到后来诸多的人生选择 。 而在王医生那里 , 则有另外一桩影响巨大的“心事” , 初中毕业的时候 , 老师本来告诉他可以保送 , 最终他却不在保送名单中 。 虽然他最终也考上重点高中 , 而且高考成绩优秀 , 但这仍是影响他一生的大事——他也看出“社会”可怕的一面 。
我们现在看来 , 这都是“小事” , 即便是当事人后来也遇到过很多大事件 , 但是这样的小事对他们的影响仍然是决定性的 。 这种有关灵魂的细节 , 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 。 《张医生和王医生》真正的主题并不是“如何实现阶层变迁” , 而是在这一过程中 , 个人如何利用知识和经验 , 构建出一个“新的自我” 。
工人子弟从小处在“群居”中 , 一起玩的都是厂里的孩子 , 他们也天然承袭了父母一辈的“气质” 。 对工人来说 , “团体”和“自己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 “向领导打小报告”则被认为是不地道、见不得人的“背叛”行为 。 他们也继承了父母一辈的风气 , 认为“凭本事吃饭”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
但是所有人又都知道“社会”是客观存在的 , 你要“成功” , 就必须“适应社会” 。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 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 在沈阳这样的工业城市 , 出现下岗潮 , 这给人们带来了观念的冲击: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为什么那些“老实人”开始被边缘化?在这个“社会”上 , 如何受到人们的尊重?父母一辈的经验 , 已不能够解释这个世界 , 即便是现在已经“不惑之年”的张医生们 , 也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
不管是王医生还是张医生 , 都面临着这样的内心危机 。 尽管用世俗观点看 , 自己过着不错的生活 , 但是在内心他们仍然孤独无助 。 王医生在一个网络医疗平台上 , 拼命回答患者问题 , 从而成为全国医生的佼佼者 。 张医生最感到开心的场景 , 则是看门诊 。 有一个章节 , 作者详细记录了张医生一个上午的门诊情况 , 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 看门诊的张医生是最有魅力的 , 不但极具专业性 , 还非常有耐心和从容 , 而且不缺幽默感 。 别的门诊结束了 , 他还在继续看 , 看完一上午30个病人 , 又来两个没有挂上号的 , 他也帮着看片子 。 在这个场景中 , 我们看到了那个“新的自我”: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认同感 。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