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阿忠
当历史的发展中有了纸、墨、笔、砚这个人们常说的文房四宝 , 文人雅士拿起毛笔蘸墨在砚台里舔了几下 , 在纸上划着线条 , 晕化墨块、线条后 , 就产生了笔墨 。 在墨块、线条与宣纸的接触的过程中 , 留下了笔迹、墨痕 , 也留下了文人骚客的性情和趣味 。 这个过程和留在纸上的痕迹 , 产生了笔和墨交错、交融的各种效果 , 我们把这叫做笔墨 。 我不知道古代的文人怎么描述这个纸上留下的笔痕墨迹的 , 或许 , 他们不在乎如何去称呼 , 而只在意用笔墨寄情而已 。
本文图片
黄阿忠 秋高片片 国画
笔墨乃“道”也
笔墨是一千多年传承的文化 。 对于中国画而言 , 抛弃了作为精神、灵魂的笔墨 , 就等于摒弃了绘画的意义 , 抽掉了中国画中的文化 。
文化是一个综合指向 , 文化是度物象而化气象的转换;文化是对自然认识的升华;文化是情、格、意、趣的体现;文化是性格、性情、性状所致各种表达的结果 。 我以为中国画中的笔、墨是一种文化 , 是因为笔、墨能够表达文化的意趣和性情 , 具备了转换、升华成文化的条件 。 毛笔在纸上画线、点墨并不仅仅是技巧 , 它体现了画家的情、格、意、趣 , 它是画家性情所在 , 是修养在纸上的集中表现 , 这样也就具有了转化成文化的作用 。
本文图片
朱耷 秋山图轴 182.8×49.3cm 上海博物馆藏
笔墨指的是用笔和墨在纸上产生的变化、留下的痕迹、渗开的韵味 , 通俗地说是线条和变化的墨色之间交错的搭配效果 。 单纯的说线条、墨分五色都一样 , 有趣的是每个人将线、墨的搭配不会一样 , 它们最终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 。 同样画的是山水 , 八大、石涛、黄宾虹他们笔下的线条不一 , 搭配不同 , 效果也大相径庭 , 八大山人澹散空逸 , 清湘原济纵横奇峭 , 宾虹老人气象潇疏 。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 , 内行看门道 , 在中国画这门艺术里 , 笔墨乃“道”也 。 又如画的都是花鸟、草虫 , 齐白石的用笔设墨和潘天寿的截然不同 , 在视觉上也不尽类似 , 故而笔墨的效果也不一样 。 每一个人都能拿笔画线条 , 蘸墨涂色块 , 但不知道如何搭配 , 因此也画不了山水、花鸟 , 这个搭配或许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道” 。
笔墨造型的写性基因
说到笔墨的搭配 , 就不得不提“写意” , 在中国画中除工笔 , 界画等以外 , 写意是一类重要的表现手段 , 而笔墨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 (其实工笔也有写的意味 , 在这里不展开)因为每个人所表现的意味表现、情趣所向不同 , “写意”的意义就显示了出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 写意是一种精神 , 画家生命的灵动 , 都在“写”的过程之中 。 中国画写性基因的活力相当强大 , 故而写意精神能够在笔墨中堂堂正正、自然而然、千变万化地呈现 。 反过来 , 通过写意而得到了笔、墨的抒发;笔墨离不开形的依托 , 笔墨为了造型而生发 。 笔墨造型的写性基因 , 在给中国画技术追求个性表现、自由纵横心境埋伏了无限宽广的机缘 。 另外还有一点 , 写意也离不开“真性情”的表现 。 我发现一个现象 , 每凡三四岁、五六岁的孩子划的线条 , 就有盎然的童趣 , 他们涂抹的墨色天真、无邪、纯朴 , 总有一些味道可以品到 , 或许这是儿童的真性情所在 。 然中国画的笔墨 , 正是需要这样的“真性情” 。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中国美术!广州美术学院战“疫”作品即将亮相迪拜世博会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后面还有3个字,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盗墓案!中国盗墓史上最长的一次盗墓,屋里挖了整整20年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湖北省文联$新春佳节氛围浓 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在汉开幕
- 红与黑#方隆昌/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奥林匹克!徐晋平/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中国艺术&仙福民/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