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相爱相杀多年,为啥他们还不愿意分手?( 二 )


文章图片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第五代导演早期的电影创作 , 高度依赖了同时代的文学作品 , 他们心照不宣地采取了相似的改编策略: 放大小说中的民俗景观 , 营造一种东方想象 , 以寻求国际的认同 。
到了1990年代 , 电影开始市场化 , 曾经那个不计盈利的制片厂时代已经过去 , 大家开始有了自负盈亏的顾虑 。 除了严肃文学的改编外 , 导演们开始做通俗文学的电影改编 , 港台地区对金庸和琼瑶的影视改编 , 无疑影响了大陆市场的改编策略 。王朔小说的走红 , 无疑给当时的市场源源不断的改编资源 。
从1988年的《顽主》开始 , 王朔的小说就以电影和电视剧的方式走入寻常百姓家 。 诸多改编中 , 艺术性自然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最高 , 但商业上最为成功的当属冯小刚 。1996年 , 改编自《你不是一个俗人》的《甲方乙方》 , 收获了3600万的票房成绩 , 还创造了“贺岁档”这一说法 。
电影|相爱相杀多年,为啥他们还不愿意分手?
文章图片

《甲方乙方》剧照
拍电影不仅要有艺术性(拿奖) , 商业性(赚钱)也同样重要 。 电影开始走向商业化 , 文学改编面向更为通俗和有话题度的作品 。21世纪将要到来 , 人心随之浮躁起来 。
电影|相爱相杀多年,为啥他们还不愿意分手?
文章图片

2000年代 文学改编的转向
2000年 , 一部改编自民国武侠小说的电影 , 不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 还成了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超过1亿美元票房的外语片 。 没错 , 这部电影正是李安的武侠片《卧虎藏龙》 。 李安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 直接激励了大陆的导演 。
电影|相爱相杀多年,为啥他们还不愿意分手?
文章图片

2002年 , 张艺谋斥巨资拍摄了一部古装大片《英雄》 , 该片在中国大陆的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 , 成了2002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 最终全球票房共计1.77亿美元 。张艺谋成功开启了一个商业大片的时代 , 也是从这时起 , 他就开始屡屡受到观众的质疑 。
电影|相爱相杀多年,为啥他们还不愿意分手?
文章图片

《英雄》剧照
古装大片的甚嚣尘上 , 让历史题材的故事供不应求 , 甚至开始走向不伦不类 。 2006年 , 冯小刚改编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拍摄了一部恶评如潮的《夜宴》 。本片在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处理上非常失策 , 演员们如同穿着中国宫廷戏服上演一出西方话剧 , 极致华丽的阵容 , 却讲述了一个内容空洞的故事 。
电影|相爱相杀多年,为啥他们还不愿意分手?
文章图片

《夜宴》剧照
同年 , 还有一部屡遭恶评的电影: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 本片的阵容堪称豪华 , 除了周润发、巩俐和刘烨 , 导演还找来了周杰伦 。
电影改编自曹禺的《雷雨》 , 故事舞台从20世纪20年代搬到了五代十国的帝王之家 。 极为华丽的美术风格 , 讲述的却是个极为狗血的故事 。 金玉其外 , 败絮其中是对这部电影最贴切的评价 , 时至今日 , 本片依旧是不少影迷眼中张艺谋最差的电影 。
电影|相爱相杀多年,为啥他们还不愿意分手?
文章图片

《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照
失去了文学辅佐的张艺谋 , 开始面临写不好剧本的指责 。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现在我也清楚 , 中国文学的现状不像十年前 , 你很难看到一部小说那么完整和那么具有震撼力 。 现在文学不景气 , 你不可能看到像《红高粱》《妻妾成群》 那样在思想和意义上都完整的小说 。 ” 新世纪以来 , 严肃文学的创作不断被边缘化 , 昔日的文学热开始退潮 , 成了新时代电影“剧本荒”的原因之一 。 既然如此 , 导演需要从更为多样的文学中寻找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