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两首精彩绝伦的题画诗,画没流传下来,诗却成为千古绝唱

题画诗,顾名思义,就是在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者他人题写的诗。可以用来弥补画的不足之处,如清代方薰所言:“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也可以是抒发画家或诗人情感,或者谈论艺术见地,这样,诗与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题画诗,如郑思肖的《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如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如徐渭的《画牡丹》:毫端顷刻百花开,万事惟凭酒一杯。再如杜甫的《画鹰》: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中国的题画诗,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
野水@两首精彩绝伦的题画诗,画没流传下来,诗却成为千古绝唱
文章插图

今天我们再来读两首题画诗,均出自苏东坡之手,一首被选入课本,无人不知,一首流落书野,鲜有人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无人不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晚景》是苏东坡的朋友,惠崇所作名画,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这首便是苏东坡题写在“鸭戏图”上的诗。
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疏落的竹林外,三两枝桃花在风中摇曳着身姿。红桃绿竹交相掩映,红绿相衬,春意盎然,给人以愉悦和美感。
“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的视觉由近及远,从江岸到江面。看江上春水荡漾,画面好像活了一般,原来是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野水@两首精彩绝伦的题画诗,画没流传下来,诗却成为千古绝唱
文章插图

之所以春江水变暖,鸭子会先知道,是因为鸭子常年生活在水中。所以也传递给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所以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苏轼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见微而知著。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满地蒌蒿、嫩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这是画中有的景色。然而“河豚欲上”本是画面无的,乃是诗人联想而来,诗意之妙,由此可见。虚实结合,虚虚实实,假假真真,谁又能分得清哪是真景,哪是画境呢?
诗人苏东坡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在他的这首题画诗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如今慧崇的画早已不传,但是,这首题画诗却流传千古,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野水@两首精彩绝伦的题画诗,画没流传下来,诗却成为千古绝唱
文章插图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鲜有人知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qī)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苏东坡已是朝廷的翰林学士,身居高位,人在玉堂深处。但是,他却感觉离自己追求的理想越来越远。
他将这种现实落差与心中真意写进一首诗里,题在了李世南的画作“秋景平远图”之上。
前两句“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倒出霜根。”既是生动描绘出画中所绘的深秋之景:野水参差露出涨痕,疏林歪倒露出霜根。
苏东坡在《后赤壁赋》有“断岸千尺,水落石出”之句乃是描写冬景,画中所画之景为深秋,故虽不是水落石出,却也是野水参差。
野水@两首精彩绝伦的题画诗,画没流传下来,诗却成为千古绝唱
文章插图

同时,此二句也可看作现实的真实写照,此时的苏东坡已经五十三岁,年过半百,已知天命,此时的他,已没有了当初“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