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队&传承民族记忆的民歌,今天唱响在田野和校园( 二 )
除了打造“校园中的田野”,张天彤还带领学生走入真正的“田野”,实地感受民歌的魅力。去年秋天和今年夏天,张天彤先后带领学生们前往陕北和山西河曲,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当地的民间歌手们面对面交流,并带领学生们参观当地博物馆、民俗馆,了解民歌背后所依托的风土人情。在张天彤看来,民间组织是孕育民歌和民歌手的土壤,而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母机”。
文章插图
在民歌教育上,传统的口耳相传和现代的大学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 文艺队&传承民族记忆的民歌,今天唱响在田野和校园】“学校有课时、师资和教学物质条件的保障,可以保证民歌教学的有序化进行。”张天彤说,课堂里技能和理论课的同时教授,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修养,“民间的歌手来到学校学习,经过体系化的声音训练和基础音乐理论学习,能够更艺术化和舞台化地去展示民歌,也能够更长久地保持民歌的艺术生命力。”
张天彤也会将传承人的课堂录音进行记谱,以满足学生根据乐谱学习的需要;但是有的音在谱面上体现不出来,这时就需要学生把谱子放下,通过纯口耳心授的方式学习。
民歌如何吸引年轻人
在教学过程中,蓝春平发现,语言是学习壮族三声部民歌最困难的地方,“要用壮语演唱,很多来参加培训的老师,特别是外地的,觉得学壮话太难了”。张天彤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在请非遗传承人教学生唱民歌时,第一步就是语言教学,“用地方方言或民族语言去唱民歌,才不会失去原有的韵味与风格”。
安徽省歌舞剧院声乐演员庄群的论文《浅析中国民歌发展现状》中,有一个调查数据,了解并喜欢民歌的学生占比为17%,19%的学生愿意学习民歌,而2% 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了解和学习民歌。
如何吸引年轻人关注民歌、学习民歌,是民歌传承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文章插图
在多年实践中,蓝春平发现,创新是关键。在民歌演绎中,他们会对原来山歌进行改编,加入流行元素。“你现在听到的《生活美如霞》,和老一辈演出的版本是不同的。”蓝春平介绍,她们甚至推出了广场舞版的歌曲《迎客歌》,大受欢迎。除此之外,MV、书籍等新的民歌传承形式也在不断涌现。
张天彤认为,传承和传播是两个渠道。民歌的传承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一以贯之,传承应从教材入手,让学生从小就能接触民歌,培养观众群,“当这些歌已经融化进你的骨血,你怎会不热爱”;关于传播,则要注意赋予民歌新时代的艺术生命力,彰显民歌的艺术魅力。
“舞台化是民歌传承最适合的发展路径之一。”张天彤坦言,当下民歌已经逐渐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比如京杭沿岸的《运河号子》,在黄河边拉纤的《黄河船夫曲》,这些工种都没有了”。而把民歌复排,放在舞台供人观赏,这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民歌过去是为生活服务的,现在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服务。” 张天彤说。
“一块石头可以改变河流的方向,我愿意去做这块石头,坚持做民歌传承。”张天彤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