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学的“变”与“不变”

|江苏文学的“变”与“不变”
本文图片

江苏文脉源远流长 , 代有才人出 。 所谓“脉”者、“源”者 , 都指传统 , 是似乎“不变”的部分 。 但所谓的“不变” , 自然不是死水无波 , 而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 流水不腐 , 润物无声 , 一代代将“变”融入“不变”里 , 这样的“传统” , 才是永葆文学繁荣的土壤 。
正因为“草色遥看近却无” , 变与不变 , 要在长时段的观照中才能看得更为清晰 。 江苏作家队伍 , 胜在稳定 。 新时期初 , 江苏的老一代作家 , 如在京的汪曾祺、南京的陈白尘等 , 背向当时的伤痕、反思、改革潮流 , 独具一格;高晓声、陆文夫、方之、张弦等复出作家实力犹在 , 成为当时文坛的中流砥柱 。 稍后 , 赵本夫、范小青、黄蓓佳、苏童、叶兆言、周梅森、储福金、朱苏进等作家声誉鹊起 , 他们参与了当代文学版图的建构 , 创造力至今未衰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他们”诗歌群体 , 成为“后新诗潮”代表者 , 90年代部分转向“新生代写作” , 其中如韩东、小海等的诗歌创作至今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 90年代后期开始 , 毕飞宇、叶弥、鲁敏、丁捷、胡弦、朱文颖、魏微、戴来、李凤群、黄孝阳等新生力量渐次亮相 。 江苏文学已经在40多年思潮嬗变、社会空间发展的“大变局”中 , 波澜不惊、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薪火相传、新老交替 。
作家队伍的稳定 , 也保证了江苏文学的重心稳定、道统相传 。 一方面 , 是成名作家的人格魅力与光晕效应所发挥的示范作用 。 如汪曾祺之于叶兆言、毕飞宇、鲁敏 , 陆文夫之于范小青、陶文瑜等;或者如毕飞宇之于里下河 , 范小青、苏童之于苏州 , 韩东之于南京青年诗人;另一方面 , 是成熟的培养体系的传帮带作用 。 周梅森曾回忆80年代成立的青年创作组 , 当时的组长梅汝恺常说他不是代表个人 , 而是代表艾煊、陆文夫等老一辈作家来做桥梁的:“老一辈作家通过这座桥梁了解青年作家 , 青年作家通过这座桥梁来理解老一辈作家 , 这座桥梁对我们来说 , 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 ”从80年代的《青春》杂志、南京的文学创作讲习所、江苏作协的“青年创作组”、南大作家班 , 到新世纪以来毕飞宇针对业余作者的“小说沙龙”、江苏省作协的“雨花写作营”、“江苏文学新秀双月谈”、“名师带徒”计划等 。 师徒传承、沙龙会诊 , 这类做法是传统而私人的 , 在当代江苏 , 它成为一道不起眼的“桥梁” , 既是代际传承之桥 , 也是沟通变与不变之桥 。
文脉绵长 , 脉分三支 , 江南文学瑰丽细腻、苏北文学雄浑质朴、里下河文学则兼得雄秀 , 而互相之间吸引、转化 , 陈辽概括江苏文学特点为“清隽、俊逸、高洁、挺拔” 。 外在看 , 作家风格整体未变 , 而细察内部却又与时而变、时时而变 。 写《临街的窗》的范小青 , 与写《香火》《城乡简史》的范小青;写《桑园留念》的苏童与写《黄雀记》的苏童;写《祖宗》的毕飞宇与写《平原》的毕飞宇;立意要叛出《今天》影响的韩东与如今老而弥坚的韩东……几十年光阴一霎 , 沧桑了容颜 , 而对于读者 , 因为熟悉 , 便多了亲切与眷恋 。 但是 , “庾信文章老更成” , 经历了40年间现实主义、先锋思潮与世俗主义的淘洗 , 作家今日之“我”焉是昨日之“我” , 只因文学之树常青 , 保持了“变”的连续性 , 无非日移花影 , 不觉其“变”而已 。
既有文脉 , 自有主脉 。 当代江苏文学的发展自有其不变的主脉 , 或者说 , 是变中之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