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学的“变”与“不变”( 二 )


其一 , 知识分子风骨与人文情怀不变 。 江苏悠久的“士风”传统 , 是江苏作家引以为豪的荣耀 , 也是时时反思、审视的资源 。 丁帆的《江南悲歌》、费振钟的《堕落时代》、夏坚勇的《湮灭的辉煌》《大运河传》等学者散文 , 均是向江南历史和传统的致敬之作 。 传统“士风”当代的呈现 , 一是隐含的传统文人风骨情怀 , 如汪曾祺、陆文夫、叶兆言、储福金等;二是对知识分子立场的坚守 , 如陈白尘、董健、丁帆、朱晓进、王彬彬、王尧等 。 这二者相辅相成 , 形成了江苏文人隐逸与坚守的两面 , 在这样的传承里 , 江苏文学焉能不深受影响?2013年异军突起、广受好评的南大校园话剧《蒋公的面子》表明了这种具体而微的影响 。
其二 , 现实主义关怀不变 。 从实际创作看 , 从80年代的汪曾祺、高晓声、陆文夫、张弦、赵本夫、范小青、周梅森等 , 到从先锋回归的苏童、叶兆言 , 再到当下的毕飞宇、鲁敏 , 江苏文学的现实主义主脉始终未断;从理论倡导看 , 从汪曾祺的《回到民族传统 , 回到现实主义》、高晓声的批判现实主义、陆文夫的“糖醋现实主义”、陈辽的“开放的现实主义” , 到丁帆一贯坚持的“现实主义永远是 , 也只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的断言 , 江苏学者对现实主义也可谓一往情深 。 不论文学如何创新 , 江苏文学从来保持对“人”的关切和现实问题的关注 , 从来不好高骛远而是扎根并钟情于日常生活 , 这便守住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基因 。
其三 , 探索与开创精神不变 。 例如 , 汪曾祺的创作是8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中的“清流”;高晓声在写《陈奂生上城》的同时 , 也进行着《钱包》《鱼钓》《山中》等小说实验;赵本夫、周梅森被陈思和、贺绍俊等学者视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苏童、叶兆言、格非等都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 , 而“60后”的鲁羊、“70后”的黄孝阳、“80后”的陈志炜等都一直在延续着先锋创作;此外 , 80年代王承刚、赵家捷等的小剧场实验、90年代新生代的“断裂”行动、新世纪引发轩然大波的“2006年度诗歌排行榜” , 以及从80年代《他们》到新世纪《南京评论》等民间诗歌刊物的坚持 , 一切表明 , 江苏文学貌似温文尔雅的外表下 , 始终有着一颗年轻狂野、时时求变、坚持个性的心 。
【|江苏文学的“变”与“不变”】因此 , “不变”中其实有“变” , 要义在于葆有个性 。 江苏作家各自探索却群而不党 , 很少有统一的“思潮”或“流派” 。 例如 , 同为现实主义 , 从老一辈高晓声、陆文夫、张弦等 , 到中生代的范小青、苏童、毕飞宇等 , 再到更年轻的鲁敏、黄孝阳、孙频等 , 各不相同 。 又如 , 韩东拒绝认为《他们》是文学流派或诗歌团体 , 只是朋友意气相投;范小青、叶兆言等对“新写实作家”的“头衔”并不“感冒” , 叶兆言直陈:“新写实是被批评家制造出来……作家要站稳立场 , 不能被这些热闹的景象所迷惑” 。
保持个性各求其变 , 还难在如陈辽所言的“开风气之先而不失其‘正’” , 或者如傅元峰所言:“先锋而不张扬 , 个性突出但不唐突锋利 。 ”何以能如此?陈辽认为 , “相对稳态的心理使新时期江苏作家不趋时、不媚俗 , 染有些许‘名士’风度 , 却并不因此而导致自我封闭 , 比较起国内借鉴西方、涉笔蛮荒或者直面改革的一批作家的追求来 , 他们诚然迥异其趣” 。 作为文学的“圈外人” , 画家丁方对《他们》的评论也提供了佐证:“他们自我感觉比较全面 , 心气也比较高 , 因此不屑于去研究什么策略 。 ……江苏的现代艺术家 , 不管他们之间的分歧有多大 , 但基本上是忠实于自我内心的 , 他本来追求什么就是什么 , 你那个东西再时新 , 他也不会去掺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