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2021年悄悄带走了很多人,包括1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二 )


另一位104岁的医生松了手 。 葛秦生是中国妇产科内分泌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 协和医院的告别厅内 , 人们手持红玫瑰为她送行 , 棺木中 , 放上了她主编的第一版《临床生殖内分泌学》 。 她一直致力于治疗不育症的探索 , 许多生命得以降生 。
2
死亡确乎是每个人都有的无定的必然 , 向死亡走去确乎是每个人都有的现在进行时 。 但为什么一定要时时刻刻惦记着这个必然呢?为什么不可以忘记它(儒、道)或即使不忘记(禅)却仍然去热情地肯定和拥抱生活呢?这不同样可以领悟到那存在的虚无吗?
说出这段话的哲学家李泽厚在北京时间11月3日去世 , 他曾说父母在40岁之前去世了 , 自己活到91岁是种偶然 , 他家中摆放一个骷髅 , 用以迎接死亡 。
90岁被问及人生感悟时 , 他答“至今未悟” 。 12岁时 , 他在家乡的山头上看到一片山花烂漫 , 却突然感到 , “我要是死的 , 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生死之谜在那个瞬间击中了他 , 他后来回忆 , “这大概是我对哲学感兴趣的最初起源” 。
去年春天 ,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小镇 , 李泽厚写下:“春风三月 , 凭窗远眺 , 但见白雪罩顶的洛基山脉 , 再也看不到那满山红艳的杜鹃花和金黄色的遍野油菜花了 , 怅何如之 。 ”
一年后 , 他在美国逝世 , 传至国内 , 知识分子界悲恸 , 又一位思想者归于星辰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2021年悄悄带走了很多人,包括1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本文图片
2010年 , 李泽厚在上海 。
年初 , 90岁的出版人沈昌文在一个清晨去世 。 他主编的《读书》杂志曾是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梦想 。
沈昌文在回望过往时 , 曾说自己干了一辈子出版 , 读书无数 , 却不是文墨场中人 , 只因多年皆为功利而读书 , 一不为兴趣 , 二不求真理 , 只是图出息 。 直到退休之年 , “所读之书 , 只服务于我这老人的兴趣”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2021年悄悄带走了很多人,包括1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本文图片
2008年 , 沈昌文在北京三联书店外 。
沈昌文曾主阵的《读书》记录了另一位巨擘的逝去 。 历史学家何兆武于今年5月离世 。
“这里躺着一个人 , 他把名字写在水上 。 ”这是何兆武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 也是济慈的墓志铭 。 “济慈26岁就死了 , 英文里有一句谚语是说 , 把名字写在沙子上 , 潮水一来就冲走了 。 把名字写在水上就更彻底了 , 一边写一边就没有了……就像古诗里说的‘人生寄一世 , 奄忽若飙尘’ 。 ”
他一生波澜起伏 , 却说写出来没多少意思 。 他离开后的一个月 ,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也走了 。
他把《关雎》译作《Cooing and Wooing(春和求爱)》 , 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向外国人展示中国古诗的美;在《老子译话》的论文里 , 他把“道”理解为“divine law(天道)” 。 本报采访人员曾采访过许渊冲 , 他人送外号“许大炮” , 特点是“狂” , 曾说过“傅雷翻译的不如我” , 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 , 诗译英法惟一人” 。
耄耋之年 , 许渊冲仍然制订了“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93岁时他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 别人劝他歇一歇 , 他说:“翻译的快乐对于我就像水和空气 , 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 。 ”
对于狂 , 他觉得“我们中国人 , 就应该自信 , 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 。 ”
一位对中国人理解深刻的外国人刚刚离世 。 12月26日 , 汉学家史景迁走了 , 他把中国近代错综复杂的人事 , 通过历史考证 , 以说故事的方式讲述出来 , 让西方读者得以认识一个丰富的中国 。 与他共事10年 , 也在今年过世的余英时称他高雅温厚 。 研究历史的人成了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