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江村大墓证实为汉文帝霸陵,为何汉文帝依山为陵的说法误传上千年

2021年12月14日,西安市东南郊白鹿原的江村大墓被证实为汉文帝的霸陵。至此,一段延续千年的“历史误会”画上了句号。那么,这个历史误会到底是什么呢?和后来的唐朝帝陵一样,霸陵依山为陵,而白鹿原上的凤凰嘴就在汉文帝被安葬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霸陵地宫的所在地。直至江村大墓被挖掘,“霸陵地宫在凤凰嘴”“霸陵依山为陵”的说法才戛然而止。问题出来了,江村大墓被证实为霸陵,为何汉文帝依山为陵的说法却被误传上千年?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历史原因呢?
水经注#江村大墓证实为汉文帝霸陵,为何汉文帝依山为陵的说法误传上千年
文章插图
上图_ 江村大墓K27出土铜齿轮、铜构件
水经注#江村大墓证实为汉文帝霸陵,为何汉文帝依山为陵的说法误传上千年
文章插图
上图_ 江村大墓K27出土一组印章第一,《史记》《汉书》等史料的记载,让后人确信,汉文帝依山为陵是真实的。但《史记》和《汉书》并没有明确描述霸陵在西安市的具体位置。《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汉文帝)规定,建造它的霸陵要用瓦器为陪葬品,不得用金银作为装饰品,不起封土堆,要节省,修建陵寝不要扰民。《史记》并没有明确说明汉文帝霸陵的规格为依山为陵,但表示了霸陵建造的节俭。这和后来汉武帝茂陵的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汉书·文帝纪》记载: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文帝修建霸陵,皆用瓦器陪葬,不用金银铜等装饰品。霸陵依山为陵,不起封土堆。
水经注#江村大墓证实为汉文帝霸陵,为何汉文帝依山为陵的说法误传上千年
文章插图
上图_ 茂陵 (汉武帝陵寝)除了《史记·孝文帝本纪》和《汉书·文帝纪》这两个有关于汉文帝刘恒霸陵的直接史料,《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也记载了霸陵依山为陵的线索:顷之,至中郎将。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其后拜释之为廷尉。这段史料是什么意思呢?张释之跟随皇帝来到了霸陵,汉文帝站在霸陵的北边眺望。此时慎夫人也跟着随行。皇帝用手指着到新丰的道路对慎夫人说:“这是通向含氮的道路呀”。慎夫人弹起了琴瑟,汉文帝合着琴瑟曲调歌唱,心里很哀伤。汉文帝回过头对群臣说:“用北山的石头做葬具,用切碎的苎麻丝絮填充葬具,再用漆涂抹在葬具上,哪里还能打的开呢?”张释之说:“如果里面有了引发人贪欲的东西,用南山的材料为葬具,人们还会打开。如果人们没有贪欲,即便没有贪欲,哪里还用得着忧虑呢?”
水经注#江村大墓证实为汉文帝霸陵,为何汉文帝依山为陵的说法误传上千年
文章插图
上图_ 张释之(生卒年月不详),字季汉文帝想用山上的材料用作自己驾崩后下葬时的葬具,但张释之反对汉文帝这么做,希望汉文帝能做到真正的勤俭治国。如果老百姓认可汉文帝的功绩,即便陵墓中什么都没有,也不会有人想着去偷盗的。汉文帝认可张释之的说法,就把他提拔为廷尉。当然,这段史料除了反映出汉文帝勤俭治国的思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汉文帝打算用山上的石料作为其驾崩后安葬时候的葬具,这就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汉文帝的霸陵以山为陵,就连材料都得依靠山上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