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诗情画意: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文 | 王仁湘
诗情画意: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刘梅生先生数年来一直醉心于诗词格律的业余研究 , 每每在网络上读到他的作品 , 总能感受到清新的气息 。 得知他撰成《从诗词格律研究到写作实践》一书并准备出版 , 不胜欣喜 , 在此首先要祝贺他的大作即将付梓 , 这个成果来之不易 。 梅生本是理科出身 , 却沉浸在文字里 , 绵绵用力 , 驰而不息 , 长进明显 , 让我非常佩服 。 当他力邀我为其书作序时 , 我颇为踌躇 , 说实在的 , 写这个序让我感觉有些压力 , 我是做考古出身 , 虽属文科行当 , 但于诗词格律却很少钻研 , 也不曾填过词 , 就当是多一次学习机会 , 勉力而为之了 。
一般人可能认为 , 考古与诗词之间 , 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 但是 , 要论说起来 , 考古与诗词之间也绝不是毫无关涉 。 其实考古在古诗词方面是有不少发现的 , 这也曾引起过我的注意 。 前不久往桂林参会 , 会前做功课 , 便是由一句古诗入手的 。 很多人都熟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 , 却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说的或写的 , 更多的人也许只当它是一句现代的广告语 。 最后还是考古解决了这个问题 , 原来它是宋代人首发的 , 并非现在的一句的广告词 。
那还是在1983年 , 桂林文物管理部门派员调查城区内的独秀峰石刻 , 人们在清理读书岩摩崖时发现南宋诗人王正功的《鹿鸣宴劝驾》七律诗 。 这位王正功乃宁波人氏 , 60多岁到桂林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权知府事 , 次年逢乡试 , 他依鹿鸣宴例在府中宴请中举学子 , 赋七律二首 , 写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 玉碧罗青意可参”的诗句 。 可以想见 , 如果不是这个发现 , 这“甲天下”究竟是谁的首发之文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
历史上诗人的作品 , 还有民间的诗作 , 偶尔也会出现在出土文物上 。 唐代长沙窑时兴在瓷器上题诗以作装饰 , 无论器用之定位 , 还是书写文字之风格 , 平民化倾向非常明显 。 瓷工用褐彩在瓷胎上题写诗文 , 文句朗朗 , 诗意浓浓 。 至今已发现300多件写有诗文的瓷器 , 计有诗词60多首 。 长沙窑瓷器上多见五言诗 , 也有七言与六言诗 , 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其中还有若干首为《全唐诗》中能找到的文人诗 , 作者中著名的有高适、刘长卿、贾岛和白居易等 , 但更多的是无名氏的民间创作 。
这些诗文出自民间创作的诗文 , 大多写天写地写人情 , 有的抒发离愁别绪 , 有的感叹世态炎凉 , 有的表现男女爱情 , 有的传扬伦理道德 , 也有的劝善励志 。 最令人关注的是一首情诗:“君生我未生 , 我生君已老 。 君恨我生迟 , 我恨君生早 。 ”书写相思之情的诗句还有:“一别行千里 , 来时未有期 。 月中三十日 , 无夜不相思 。 ”又有借景抒情诗 , 如:“一树寒梅南北枝 , 每年花发不同时 。 南枝昨夜花开尽 , 北枝梅花犹未知 。 ” 我以为这真是长沙窑里的平民欢歌 , 平实易懂 , 直抒胸臆 。 这中间的那些情话 , 就像是出自今人之口 , 真挚 , 直白 , 朗朗上口 。
诗词是历史的产物 , 它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产生 , 从《诗经》《楚辞》《汉赋》 , 到唐诗、宋词 , 诗词发展经历了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 , 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 伴随着诗词的发展 , 诗词格律也日趋完善 , 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格律规范 。 清王奕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皇帝旨意编撰的《钦定词谱》载有各类词牌826个 , 2306体 , 可见诗词文化之博大精深 。 随着历史的发展 , 各种词牌最初用于歌唱的配乐逐渐失传 , 而随着“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的普及推广 , 近体诗的诗韵、词韵与现行语言更是产生了很大差异 , 现代诗的发展也使得古体诗的格律规范离人们越来越远 。 现在的诗词文化 , 包括风靡全国的诗词大会 , 在很大程度上也只剩下背诵唐诗宋词 , 以及解读古诗的写作背景和诗的字面意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