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音乐灵魂”刷屏,我们因何沉醉?

两年前的元旦前夜 , 我第一次到单位的总编室值夜班 。 那时恰逢报纸改版 , 同事们都忙得不亦乐乎 , 连初来乍到的我也不觉跟着紧张起来 。 就在此时 , 一位老师缓缓放起了古典乐 , 我听不出那是哪位大师的什么作品 , 只觉音乐奏起后 , 忽然多了一份“胜似闲庭信步”的淡定和底气 。 此后 , 问题讨论照旧热烈 , 稿子继续加紧编辑 , 只是无形中 , 空气中那些急躁的褶皱仿佛都被音符抚平了 。 那个场景 , 至今令人难忘 。
这几天 , 不少人都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音乐灵魂”年龄 。 虽然在精准度上或可商榷 , 但过去一年里自己醉心于怎样的音乐 , 却大抵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情绪状态 。 2021年 , 我听过最多的是巴赫的《小步舞曲》 , 总共151次 。 其实自己并不懂平衡律的真意 , 与这支曲子也全然是感性的相遇 。 可不知为何 , 每次写稿时放它 , 情绪便如踏入平原般和缓起来 , 很快就能进入平稳的写作状态 。
音乐|“音乐灵魂”刷屏,我们因何沉醉?
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我们缘何为一种曲调而着迷 , 又为何能感受到音乐中的快乐、悲伤、宁静和希望?在《音乐迷醉指南》中 , 作者克里斯托弗·劳伦斯希望用一种“纸面音乐会”的方式 , 邀请读者一步步穿过序曲、高潮、尾声 , 体悟音乐带给人的种种情感共鸣 。
仔细观看书中附赠的“节目单” , 不难发现作者的巧思:从爱、情欲、放纵与偏执、胜利、快乐 , 到愤怒、悲伤、自由与释放、希望、安宁 , 几乎包括了音乐所能引发的一切人类情感 。 跟随这一节奏 , 听众的情绪曲线会自然地经历上升、克制、下行、复起的过程 , 恰如一段完整的正弦曲线图 。
【音乐|“音乐灵魂”刷屏,我们因何沉醉?】初读这本小书 , 很容易产生“遍地是八卦”的直观感受 。 譬如在“放纵和偏执”一章中 , 我们知道了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曾因将同一首钢琴曲重复弹了二百一十八次而被赶出公寓 。 而这个次数是楼下租客数的 。 “愤怒”一章中 , 作者讲述了贝多芬为小事大动肝火的往事:当他在一个叫“天鹅”的维也纳酒馆被上错了菜 , 收到一份炖牛肉时 , 作曲家端起晚餐 , 将它倒在了侍者头上 。
这让我想起了威尔·杜兰特写的《哲学的故事》 。 作为一部哲学史著作 , 它每次都不会直奔主题 , 而是拉着读者先围绕哲学家们的生平兜一圈 。 那里 , 会有令人捧腹的“神逻辑” , 有一些人直面生活时的笨拙不适 , 也有命运开的或大或小的玩笑 。 甚至 , 在讲尼采时 , 还特意指出他对音乐的痴迷:“没有音乐 , 生活就是残缺的 。 ”
那么 , 这些轶事只是闲笔吗?为什么要讲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八卦”?对此 , 劳伦斯在迷醉指南中的一句反问意味深长:这些生活细节 , 真的和音乐本身无关吗?
而这正是这本小书的主题 , 它并不是让我们从中汲取什么人生智慧 , 也没有试图让我们读懂什么是赋格、康塔塔、咏叹调 , 而是告诉读者:作曲家们也是普通人 , 面对生命中的喜怒哀乐 , 他们也会经历情绪的潮涨潮落 , 会面临人生岔路口的艰难抉择 。 只是 , 音乐家们可以充分感知当下的情绪 , 然后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转译出来 。 音乐的抚慰作用 , 不是通过对情感的麻痹 , 而是引导我们卸下一道道盔甲 , 卸下过于受束缚的智识规训 , 去感性地打开自己的触角 , 去直面柔软的内心 。
当我们在书中看到夏布里埃临近40岁突然辞掉铁饭碗工作 , 一头扎进有上顿没下顿的自由作曲家生涯时 , 作者要讲的不仅是一位中年人的任性故事 , 更是在分析“快乐”所探及的不同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