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大同北魏遗迹与

大同北魏遗迹与《水经注》
《文物世界》 2007年05期
平城位于大同市城区和南郊 , 是北魏早期的都城 。 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称帝,次年(399年)迁都于汉平城 , 天赐三年(406年)“发八部人自五百里内 , 缮修都城 , 魏于是始有邑居之制度” 。 都城经历了道武帝初创,元明帝、太武帝改扩建 , 孝文帝繚于完善 , 使之成为当时中国最大、最繁荣的都市 。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 结束了平城作为都城的历史 , “孝昌之际 , 离乱尤其 , 恒、代而北 , 尽为丘墟” , 平城被烧为灰烬 。 此后的隋唐、辽金、明清 , 在平城故址上屡有兴建 , 连续重叠式的城市建设 , 致使北魏平城大多後压在现代城市之下 , 给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 平城昔日的辉煌只能从《水经注》精彩的描述中去领略 。
北魏|大同北魏遗迹与
本文图片

《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著 , 四十卷 , 今本乃经后人割裂改编而成 。 此书名为注释《水经》 , 实则以水经为纲 , 作了二十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 , 自成巨著 。 据《唐六典?工部?水部员外郎注》称 , 记载大小水道“一千二百五十二”条,一一穷源竟委 , 详细记述r所经地区的山陵、原濕、城邑、关津等地理情况、建置沿革和有关历史事件、人物甚至神活传说无不繁征博引 , 是公元6世纪前我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地理著作 。 引用书籍多至437种 , 还记录了不少汉魏间的碑刻 , 所引书籍和碑刻今多不传 , 文笔绚丽 , 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郦道元 , 字善长,范阳人 。 青州刺史郦范之子 。 太和中 , 为尚书主客郎 。 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秉法清勤 , 引为治书侍御史 。 作者依其亲身经历 , 对故都平城的历史地理、山川水系、城郭宫殿、苑囿寺观等作了生动的描述 , 是平城全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 由于年代久远长期辗转传抄以及历来各家对文字纷繁的注解 , 不仅《水经注》关于如浑水的这一部分文字 , 今天读起来十分费解 , 而且多年来平城范围虽曾发现不少遗存,除方山永固陵和云冈石窟外 , 文献与地面的遗迹一直难以对应 , 致使平城遗址考古一直没能有大的突破 。
1995年5月 , 大同城南近郊发现北魏明堂遗址 , 同年对西侧夯土台基进行了发掘 , 1996年对南侧夯土台基进行了部分发掘 。 郦道元在《水经注?漁水》中对平城明堂冇较为详细的记述,“明堂上圆下方 , 四周十二户九室 , 而不为重隅也 。 室外柱内 , 绮井之下 , 施机轮,饰缥并 , 仰象天状 , 画北道之宿焉 , 盖天也 。 每月随斗所建之辰 , 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 。 加灵台于其上 , 下则结石为塘 , 事准古制 , 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 。 ”钻探和发掘结果证实,直径达29()米的环形水道内侧共有5座夯土台基建筑 , 中心建筑的夯土台基规模最大 , 见方达42米 , 四周临水处 , 东、南、西、北分别为4座凸字形夯土台基 。 此中心建筑即为明堂所在 , 其上层应该是灵台 , 周围的环形水道则为辟雍 。 明堂遗址的发现使其成为《水经注》所记诸多平城建筑的第一个 , 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准确的坐标点 , 对于北魏平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大同明代府城北4.5公里有一道东西向的夯土墙 , 东起马铺山(古白登山)西坡,经马家小村南、过御河(古如浑水)、安家小村南 , 直抵雷公山西範的E皇庄,全长约9公里,最宽处6米多 , 最高4-5米 。 夯土墙的北侧都有沟堑,御河西段的沟紫受洪水冲刷变得更宽一些 。 夯土采用深、浅土掺合夯筑而成 , 土质较细 , 夯层厚7~15厘米 。 1993年山西省考古所在此南侧逬行勘探 , 试图寻找与之相连并向南延伸的夯土墙 , 结果没有发现相关遗迹 , 证实该墙不是平城的北郭墙 , 而是一道独立的夯土墙 。 其夯筑技术与北魏明堂遗址夯筑方法相近 , 代表了同时期的技术水平和要求 , 因此时代也应相近 。 去年进行的平城考古调杏 , 发现该墙体确实何二次夯筑的遗迹 , 与《魏冃?太祖纪》:天兴二年(399年)二月“以所获髙车众起鹿苑 , 南因台阴 , 北距长城 , 东包白登,属之西山 , 广轮数十里 。 ‘'《太宗纪》:泰常六年(421年)三月“发京姉六『人筑苑 , 起自旧苑 , 东包白登 , 周回三十余里 。 ”的紀载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