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

党争,是古代政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历朝历代皆有不同程度的党争。它们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孔子有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但历史告诉我们,党争并不是小人的“专利”,君子也会党争。在这一点上,宋代和明代给了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示范”。
宋朝:“废法不废人”最能说明宋代党争的特点,要属“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公元1043年,距离北宋开国已近90年,此时已经历过对辽化和西夏数次战争的北宋,国力消耗严重;而且国内也出现了饥民叛乱,可谓“内忧外患”。
此时,名臣范仲淹向当朝皇帝宋仁宗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针对当时制度上的种种弊端,提出改革措施。之后,仁宗据此颁布多条诏令,史称“庆历新政”。

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
文章插图
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
文章插图
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
文章插图
明朝:“身与名俱灭”【 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有明一代,“党争”可以说贯穿始终。
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党争”的苗头已经显现。当时,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中,以淮西人居多,而朱元璋本身也是淮人,故明朝建立后,这批人大都封公列侯,身居高位。围绕其中的核心人物、韩国公李善长,形成了朝中的淮人官僚集团。
由于身兼功臣和皇帝同乡两重身份,在开国后,李善长任左丞相,位列朝中第一。在他之后,由其同乡胡惟庸继任为相。在他们先后掌权的十几年中,由于淮人集团的排挤,使得非淮人官员很难在朝中立足。如同为朱元璋亲信谋士的刘伯温,因其为浙东人,所以自入朝后就备受打压:刘伯温的才华和功劳在一干功臣中并不算差,但由于淮人官员从中作梗,在封功臣时其只被封为诚意伯,而淮人出身的李善长则被封为韩国公。

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
文章插图
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
文章插图
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
文章插图
造成这两种不同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说到两朝的立国之本了。宋朝堪称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誓言并刻于碑上。因此,宋代对知识分子(士大夫)及其宽容,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并不会被施以刑罚。即便是与君主相争,往往也没有性命之虞,最多就是外方到地方,远离朝政。这点从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境遇上体现得最为典型。
而明朝就不同了。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民,对了于吏治的腐败有切身体会。立国后,更以严刑峻法整顿吏治,对官员要求极为严苛,稍有贪腐行径就会被处以极刑。而在对待大臣的问题上,他和自己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又为后世做了很不好的示范:在处理胡惟庸、蓝玉两位功臣的案子上,受牵连被杀的官员达四万余人;朱棣在方孝孺一案上更是做出了“诛十族”的壮举,连方孝孺的门生、朋友都没有放过,前后共有八百多人被杀。由是,明代的党争几乎都以人身消灭为结局,失败者往往连性命都保不住。

方孝孺@同为党争,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
文章插图
文:爱影参考文献:《明史》《宋史》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