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米拉|评展|丝路珍宝:从叙利亚到阿富汗,从日本到山西( 二 )


巴尔米拉|评展|丝路珍宝:从叙利亚到阿富汗,从日本到山西
文章图片

叙利亚巴尔米拉的哲人头像
当我在山西博物院 , 看到眼前几尊公元2-3世纪叙利亚巴尔米拉的雕像时 , 我为其精美深邃的面孔倾倒 , 也为那饱含千年忧伤的眼神折服 。 这是一位希腊哲学家的头颅 , 头发卷曲、面孔俊美 , 眼神充满深深的哀伤与悲悯 , 仿佛早在1800多年前 , 就一眼望到今日的人间悲苦 , 望眼欲穿 。
这个战火纷飞的中东阿拉伯国家 , 它遥远的历史绝非伊斯兰 , 而是壮美的古希腊和古罗马 。 早在公元200-300年的巴尔米拉 , 就留存了许多死者雕像 , 散落于古迹 , 有眼神悲伤空洞的老者 , 有满头长发而苦难呐喊的女性 , 表情皆是殉难者神态 , 倾诉着千年来这片土地的悲情 。 在巴尔米拉殉难的哈立德·阿萨德 , 是否也将化为一尊死者雕像 , 永远地留存在这片废墟之上?
巴尔米拉|评展|丝路珍宝:从叙利亚到阿富汗,从日本到山西
文章图片

巴尔米拉的死者肖像
他们是死者 , 可透过玻璃凝视这些千年前的神态时 , 我看到他们从未死去 。 每尊雕塑依然活着 , 保留着永恒的灵魂 。 精美的小石雕 , 讲述着巴比伦神话中冥王奈尔伽尔的故事 , 废墟始终与死亡相连 , 却又从未死去 。 如果天堂中的哈立德·阿萨德得知他的毕生所爱 , 此刻正在中国被同样爱着这些文物的人们观赏 , 能否得到一丝心灵慰藉?平山郁夫去世于2009年 , 若他得知巴尔米拉古城被炸毁、他的同行学者殉难 , 又会是怎样的悲痛?此刻 , 东西方两位考古学家 , 是否穿越时空 , 在天堂彼此致敬?
展览为转变观者的世界观提供了难得的窗口 。 这些展品源自阿勒颇、巴士拉、摩苏尔、巴格达、喀布尔、白沙瓦等地 , 而每当《新闻联播》快结束时 , 这些地名就不断在世界新闻板块中提到 , 人们对电视里这些远在天边的地名 , 麻木、漠不关心 , 除了战争、混乱、穷困 , 它们似乎一无所有 , 被抛弃 , 锤死 , 乞丐般苟延残喘 。 但扫去当今世界局势的荒诞不堪与现代性的不置可否 , 这些地名曾是人类文明史最耀眼的珠宝 。 最灿烂的文明总是与最残破的现代一体两面 , 善恶同体 , 正是波斯拜火教的“二元观” , 善与恶不断交锋 , 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二元并存 。
巴尔米拉|评展|丝路珍宝:从叙利亚到阿富汗,从日本到山西
文章图片

波斯的人面翼兽器具 , 拜火教信仰符号
【巴尔米拉|评展|丝路珍宝:从叙利亚到阿富汗,从日本到山西】帕蒂亚帝国时期的香器叙述着波斯拜火教的历史 。 文物展示着古波斯精美的生活方式:金属器皿、琉璃酒杯、帝国王冠、金银铜币、奢华珠宝 , 即使是“来通”这样的注酒器也是独具匠心的牛兽造型 , 安静的博物馆内仿佛一派歌舞升平 。 可惜的是 , 展览没有与山西博物院馆藏很好的结合 , 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夏朝文物、波斯萨珊王朝酒器、刻有波斯图案的虞弘墓等 , 均可与展览中同时期文物对应 , 方能汇通增补 。
在《旅行的艺术》中 , 阿兰·德波顿写到 , “在壮阔中了悟自身的局限十分有效 , 它帮助我们接受那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 , 并接受我们终将化为尘土的事实 。 ”平山郁夫的丝路行程累计80万公里 , 中亚旅途荒无人烟 , 人迹罕至 。 平山郁夫对荒芜的着迷与他的出生相关 。 他成长于废墟 , 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 , 见证了万物毁灭 , 还因核辐射感染白血病 。 他在被毁灭的丝路上行走 , 从佛教中获得慰藉 , 最终治愈病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