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古诗词之美,中国式审美意味深长

古诗词|古诗词之美,中国式审美意味深长
本文图片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理想与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 然而 , 今天的时代和古诗词赖以产生的那个传统社会 , 已有很大变化 , 如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文化精神 , 更好地发扬其中体现的永恒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 体味中式审美 , 更要注重对诗歌中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 。
1
读诗可兼重情感和哲理
就文学经典的诠释而言 , 一般诠释学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符合论 , 西方文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 , 符合论占有较主流地位 。 中国的文艺批评基本也是以符合论为主 。
《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 , 读其书 ,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这就是著名的“知人论世说” 。 “知人论世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 它要求理解创作者的原意、作者和文本发生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要素 。 现在一般语文教学要求的理解也基于此 。
另一种是视界融合论 , 这种理解较强调阅读者的阅读体会 , 重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 , 而尤以现代诠释学的主要人物伽达默尔提出“视界融合”的观点为代表 , 他认为理解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 , 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 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 , 应该兼有符合论和视界融合论两种眼光 。
另外 , 在传统中国的诗论中 , 比较偏重于诗歌的情感价值 , 《尚书》说“诗言志” , 陆机说“诗缘情” , “志”为情志 , “情”为情感 , 都属于现代所云的情感范畴 。 因此古代诗歌中大部分都是抒情诗 , 但诗歌并非不能说理 , 说理诗在宋诗中较为多见 , 此外魏晋的玄言诗、唐宋禅诗也多有说理内容 。 只是说理诗和抒情诗一样 , 必须有鲜明的艺术形象 。 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 , 还应该兼重情感和哲理两个向度 , 而不必厚此薄彼 。
注重以上三点 , 则读古诗词可说具有了文化意识和现代眼光 。 不妨以这样的眼光 , 欣赏和分析几首古诗词 。
2
开阔意境与今人共情
以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为例:“移舟泊烟渚 , 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 ”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孤独的诗人 , 漂泊到异乡 , 远处的暮霭和炊烟缓缓升起 , 勾起诗人浓浓的乡愁 。 诗人于是把眼光投向远处的山水 , 他看到在广阔平原上 , 天幕低垂 , 与远树连成了一片 , 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怀抱 , 抚慰着世间万物;江水是如此澄澈 , 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 , 就像一个多情的岁月老人 , 关怀着失意的旅人 。 于是 , 一个失意诗人的愁绪就慢慢地在美丽的自然面前淡化了 。
诗中的整个自然界是人化的 , 山水近人 , 江月有情 , 这就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的艺术表现 。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无奈 , 漂泊只是其中之一 。 但中国人看世界的眼光是一致的 , 自然山水并非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对象和他者 , 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怀抱与家园 , 人生的各种孤独和失意 , 可以通过物我交融的方式缓解 。
再以宋代贺铸《青玉案》来说:“凌波不过横塘路 , 但目送、芳尘去 。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 , 琐窗朱户 , 只有春知处 。 飞云冉冉蘅皋暮 , 彩笔新题断肠句 。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 , 满城风絮 , 梅子黄时雨 。 ”
这首词表面看来是写与美人错过的闲愁 , 但如果认为它抒发的就是闲愁 , 读来立意便不够高远 。 过去一些论者注意到这首《青玉案》可能另有寄托 , 是用“香草美人”的传统 , 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 笔者对此较为认同 。 但若止于这样理解 , 也不免囿于传统审美模式 , 意境仍不够开阔 , 与今人的共情就显得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