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古诗词之美,中国式审美意味深长( 二 )


在笔者看来 , 此中女子虽可能是现实所遇 , 更可理解为三春美景的象征 , 并且象征词人曾经的少年情怀与青春岁月 , 既不足为外人道 , 别人也不易解 , 此即所谓“只有春知处” 。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 , 词中巧妙的时间转换 , “蘅皋暮”“梅子黄” , 不难体会出一种节序如流、岁月不居的无奈 。 风絮、梅雨皆是初夏景物 , 比起此词之上片所言春情 , 有着较大的时令跳跃 。 由春夏季节的转化 , 带出心境的变化 。 春已去 , 几多年少心境已不再 , 代之而起的是面对中年倏然而来的茫然 , 中年时光恰似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无端愁绪 , 是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中做选择 。 因此 , 我们或可将此词看作词人自己的一篇青春祭文 。 这样理解 , 或许更能达到古今视域的融通 。
3
中国式审美意味深长
【古诗词|古诗词之美,中国式审美意味深长】再以唐代柳宗元的《渔翁》为例 , 从中西审美视界对比与融合的角度去看 , 今人又有哪些新的体会?
诗云:“渔翁夜傍西岩宿 , 晓汲清湘燃楚竹 。 烟销日出不见人 , 欸乃一声山水绿 。 回看天际下中流 , 岩上无心云相逐 。 ”
此诗一般认为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 。 “渔翁”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底蕴 , 《庄子》和《楚辞》中皆有《渔父》篇 , “渔父”在这两文中皆是世外高人的形象 。 其中《楚辞》引用了“清斯濯缨 , 浊斯濯足”的沧浪渔父形象 , 尤为生动 。 在后来的文艺作品中 , 渔翁(父)形象一再出现 , 如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小说《西游记》中都曾出现 。 可以说 , 渔翁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 具有强烈的隐逸象征 , 是黑暗官场与红尘世俗的反面 。
本诗点明开场时间是在晚上 , “晓汲清湘燃楚竹”构境造句极美妙 , 虽写人间事 , 却不杂烟火气 。 渔翁清晨起来打水烧柴煮饭是家常事 , 妙在以“清湘”代水、“楚竹”代柴 , 让人联想到湘江楚地之美 , “汲”乃打水 , 有声 , 煮饭也有声 。 此时烟雾未散 , 唯有听觉 , 妙在虽知有人而人又不见 。 最奇崛的是第四句“欸乃一声山水绿” , “欸乃”为摇橹声 , 或是船歌声 。 作摇橹声意境更美 , 而船歌声响亮 , 似乎也合理 。
“烟销日出” , 青绿山水自然呈现 , 其实与橹声或歌声并无关联 , 但柳宗元将“欸乃”和“山水绿”相连 , 仿佛是渔翁的活动让自然山水的美貌呈现出来 。 这可以理解为自然世界原来处于一种遮蔽状态 , 因为人的活动而显示出存在和生命 , 得以“敞亮” 。 于是在人与山水的对话中 , 自然界的真理得以显现 。 由于诗人艺术眼光的烛照 , 外在自然忽然变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人化自然 , 境界高远 。 另外还可交代一句 , 西方审美的特点是推崇视觉美 , 忽略其他感官体验 , 而在中国审美中 , 却注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并用 , 此处由听觉代视觉 , 渔翁形象隐去的一刹那 , 橹声响起 , 美丽的自然山水顿显可爱、亲人 。
“回看天际下中流 , 岩上无心云相逐”两句 , 意在突出“无心”状态 。 苏轼曾有言曰:“诗以奇趣为宗 , 反常合道为趣 。 熟味此诗 , 有奇趣 。 然其尾两句 , 虽不必亦可 。 ”(《书柳子厚〈渔翁〉诗》)认为后两句可以删去 。 确实 , 字面上写出“无心” , 其实已经有心 , 不如不写而让人去意会更好 。
4
古典诗词常读常新
接下来再读一首宋代龚相的说理诗《学诗诗》:“学诗浑似学参禅 , 悟了方知岁是年 。 点铁成金犹是妄 , 高山流水自依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