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二 )




楚辞@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文章插图

可以说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以渔父为借代对象所创作出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至于为什么古代文人多喜爱用渔父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隐士情节,与古代社会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我国古代社会是属于农耕文明时代,所以说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大自然有着很高的崇拜。而且在古代时期人们的审美也多数是自然万物,这一点无论是古诗词还是中国画都可以看出,因此渔父徜徉山水之间的形象自然就成了文人所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另外渔父也代表了古代文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追求的一种矛盾状态,在古代社会文人多数都有一种对于仕途的高度追求,同时他们又非常地崇敬那些闲云野鹤、淡泊名利的人。正是这样矛盾的一种心理导致了古代文人无论是为官还是游荡都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而且在古代社会隐士一般都带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魅力。


楚辞@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文章插图

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皇宫贵族都对隐士有着敬意,认为隐士是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同时又视身外之物为粪土。所以说这种影响了中国人成百数千年的思想在清高的文人眼中自然就有着很高的地位,因此很多人都视隐士为满足自己人生追求,而渔父就是其中的一个情感寄托。渔父形象广泛地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那么渔父又有哪些具体的指代呢?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可以将渔父的形象简单地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对仕途求而不得的义薄云天,一类是对于自然生活向往的淡泊名利。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尊崇儒术,对于修禅讲道也是极为重视,以唐朝为一个界线。在唐朝以前我国主要是道教为主流宗教,到了唐朝以后,因为玄奘西行取经之后佛教大肆地在唐朝宣扬开来,人们也纷纷涌入了佛教。


楚辞@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文章插图

可是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讲究修身养性,飘逸自然,所以关于渔父的诗词不但有着象征隐士的意义,还多了禅宗修为等的含义,因此渔父就变得更加地富有智慧,更加地发人深省。为了更好地参禅悟道文人们纷纷远离了尘世喧嚣,踏遍祖国山水,寻找能够顿悟的禅宗佛道,这也符合修行中的亲近自然,逍遥山水的追求。这里所描写的就是垂钓之景,当然还有《渔歌子》《渔家傲》等脍炙人口的描写,这些诗词的描写无一不表现着诗人对于人生思考的智慧结晶。同时这些渔父形象的塑造也表现了诗人不在乎身外之物,一心只追求精神富足,犹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样,将人生思考、参禅悟道等一系列的修行都与渔父形象进行了结合。


楚辞@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文章插图

除了追求自己人生追求以外,出现了另一部分文人,那就是在仕途上还是积极进取,虽然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但是又不能完全放下仕途之心,这类人就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模式,那就是曲线救国。所谓的曲线救国就是说这部分文人利用隐士的崇高评价来引起皇帝的注意,然后以此得到朝廷的重用。上述提到了隐士在古代时期在人们心中是智慧和道德的象征,也是人性光辉的最好表现,所以说在人们心中隐士很容易得到人们的优待,尤其是皇权贵族更是喜爱结交隐士,喜欢向隐士询问治国之道。所以说在古代很多人就决定先归隐山林,为自己塑造一个隐士的身份,然后伺机而动,以退为进,这样的“求职”之路也被认为是一种捷径,尤其是在唐代这种曲线救国更是盛行。所以说渔父形象在古代社会一直都不是简单的具象形象,而是具有深意的意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