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遗失千年的盛唐乐音在沪重现,中国古代乐舞如何复兴?( 四 )


采访人员手记:让冷门“绝学”后继有人
四年前 , 采访人员第一次采访赵维平教授 , 他便透露想要在舞台上复原唐朝音乐的恢宏构想 。 彼时 ,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数据库刚刚上线 , 一万页散落天涯的古乐谱揭开面纱 , 想要看《敦煌琵琶谱》不必再跑到法国国家图书馆 。
|美哉!遗失千年的盛唐乐音在沪重现,中国古代乐舞如何复兴?
本文图片

赵维平教授登台讲解。
他曾反复向我提及 , 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离不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学者持续不断的努力 。 1938年 , 日本学者林谦三翻译出《敦煌琵琶谱》25首乐曲 , 他的英文论文更是引发世界性轰动 。 还有英国人劳伦斯·毕铿 , 在剑桥大学建立了一个研究小组 , 七卷本《唐朝传来的音乐》(Music From Tang Court)引发全球关注 。 上个世纪80年代 , 中国也掀起了古谱研究的高潮 , 上海音乐学院多位学者的研究后来居上 ,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然而 , 赵维平心中充满紧迫感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复兴依然任重道远 , 但当年英国、日本最重要的古谱研究者目前基本都去世或退休了 , 有些后继乏人 , 首创“掣拍说”理论的中国学者陈应时也于2020年离世 。 赵维平希望 , 古谱数据库的建立和这场音乐会的上演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 号召更多后辈一起来继续对古谱的研究、翻译 , 并把这些研究成果搬上舞台 , 演给全世界的人听 。
传统文化复兴 , 年轻人是关键 。 近年来 , 采访人员时常在传统文化演出现场发现 , 观众席里坐着身穿汉服的年轻人 , 他们盛装打扮 , 并非仅仅是到现场拍照打卡 , 而是真正热爱传统文化 。 他们会查阅资料做研究 , 不被市场上的一些噱头所蒙蔽 , 辨别出真正有观赏价值和传承价值的内容 。
别小看“热爱” 。 劳伦斯·毕铿本是生物学家 , 正是因为上世纪40年代一次中国之行的触动 , 半路“转行”研究中国古代音乐 , 最终成就斐然 。 如今在中国 , 不少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 , 因为相同的兴趣聚集在一起 , 研究切磋 , 积累日渐丰厚 。 比如采访人员曾采访过的“中国装束复原小组” , 这个民间社团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 , 依据考古研究复原了从先秦到明清的多套古代服饰 , 出版了《中国妆束》和《汉晋衣裳》等专著 。
【|美哉!遗失千年的盛唐乐音在沪重现,中国古代乐舞如何复兴?】传统文化复兴 , “破圈”只是开始 , 更要把“95后”“00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变成创造力 , 持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 甘愿投入冷门“绝学”的研究 , 用他们的钻研和付出 ,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