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中国2022|展现职场掠影,《乐业中国2022》探讨不同代际职业议题( 二 )



“敬你弯着腰上山往高处走 , 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 , 这是片尾曲《无名的人》的歌词 , 也正是主人公们在职业路上一路前进的真实写照 。 人生波折 , 却总有普通人不屈从命运的安排 , 执着努力 , 踏实往更高的目标前行 。
《乐业中国2022》用极具时代性的职业选题与细腻温情的人文视角 , 共同打造了这个全新的中国职场纪录片IP 。 该纪录片在用纪实手法还原真实职场生活之余更以积极向上的职场理念给观众带来鼓舞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
不同职业各领风骚
谁说人生有标准答案?
用职业历程关照人的一生是什么样子?20岁 , 是初入茅庐心有鸿鹄志的豪言壮志;30岁 , 是认清自己 , 发力后半程的方向轨迹;40岁 , 是肩挑重担 , 脚踏实地默默前行;60岁 , 是忠于热爱 , 坚守一生的交响曲 。 选择一种工作 , 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 。 选择了一种生活 , 就是选择了雕塑自我的方式 。

不是医生 , 不是护士 , 也不是护工 。 但他的身影总出现在上海各大医院 。 他叫牛森森 , 如果不是《乐业中国2022》 , 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一种职业叫陪诊员 。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催生出这份职业 。 2021年 , 上海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27249万人 。 出院人数462万 , 住院手术人数425万 。 牛森森以工厂操作工的身份开启职场 , 到考取本科学历晋升主管 , 再到加入到陪诊员行列 , 一共用了19年 。

他是如何做到对“医患老板们”倾尽耐心和温柔的?答案重在“陪”字 。 怎样让病人在最无助的时刻 , 拥有来自于陌生人的陪伴感 , 是陪诊员们的工作“考核要素” 。 换种方式说 , 这是一份足够善良的人才能胜任的工作 。
在新疆阿勒泰 , 有个女孩和牛森森一样 , 执着地选择了一份需要用善良浇灌的工作 。 四年前 , 已是博士的初雯雯转身回到家乡阿勒泰 , 成立了蒙新河狸自然保护协会 。 2002年 , 中国只剩下大约700只蒙新河狸 。 由于生态破坏和人为因素 , 蒙新河狸在阿勒泰区域濒临灭绝 。

初雯雯发现 , 经常出现河狸相互打斗受伤、甚至死亡的情况 。 这是因为河狸为争夺食物资源丰富的地方而打斗 。 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天然灌木柳 , 可灌木柳越来越少 , 导致河狸灭绝速度不断加快 。 她迈出的第一步就是种植灌木柳 。

42棵灌木柳 , 预算高达200万 。 钱从哪里来 , 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 于是初雯雯发起了“河狸食堂”的项目 。 她通过直播、发布短视频 , 让越来越多的网友了解到中国也有河狸 , 也让大家了解到蒙新河狸的野外居住环境非常需要改善 。 在她的倡导下 , 上百万网友把“可乐钱、咖啡钱、炸鸡钱”捐到了河狸食堂 。 四年时间里 , 蒙新河狸从500只左右 , 增长到600只左右 , 实现了大提升 。
说到职业 , 一直以来“专业对口”被灌输在我们的观念里 。 但《乐业中国2022》展示了职业的另一面——工作和专业对口与否不重要 , 重要的是“对心” 。 乐业的故事 , 无关行业、工种和薪水 , 热爱才是解锁“乐业”的密码 。
“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在中国有这么一群人 , 他们不论是清晨黄昏 , 还是严寒酷暑 , 在晨曦微露时 , 已经踏上征途 , 夜幕降临时 , 还未停歇休息 。 他们“游牧”在纵横交错的公路上 , 被无形的经济大手调控着“四季”和去向 。
他们就是3500万卡车司机 , 承担了中国货运总量的76.8% 。 唐继军和曹海燕 , 就是其中的一对“卡车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