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神曲》遇见《山海经》

意大利|《神曲》遇见《山海经》
文章图片

《风穿过松林》局部 吴俊勇
意大利|《神曲》遇见《山海经》
文章图片

《净界山》 里昂·康蒂尼
意大利|《神曲》遇见《山海经》
文章图片

《白日梦的森林——桃》局部邬建安
意大利|《神曲》遇见《山海经》
文章图片

《攀登星辰》 马里内拉·塞纳托雷
◎剀弟
展览: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
展期:2021年11月6日至2022年2月20日
地点:上海明珠美术馆
身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作家普里莫·莱维面对可怕的环境 , 为了让自己和同胞体会一点点留存的人性 , 朗读了《神曲》地狱篇的一个篇章 , 提醒人们“我们不应该像走兽一样活着” 。
在但丁诞辰750周年的一天 , 意大利名导、喜剧演员罗伯托·贝尼尼在意大利参议院背诵了《天堂》篇的最后一歌:“要达到那崇高的幻想 , 我力不胜任;但是我的欲望和意志已像均匀地转动的轮子般被爱推动……爱也推动那太阳和其他的星辰 。 ”(朱维基译本)
从地狱到天堂 , 这一部预言性的作品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命运 , 一代代人也随着这位中世纪最伟大诗人的诗句 , 攀登星辰 , 陶醉在语言之美和对爱与生命的无尽想象之中 。
借着但丁逝世700周年 , 想象力的枝条延伸到了上海明珠美术馆 , 在“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展览中 , 这份经典文本所蕴含的巨大可能性碰撞了另一个文明对宇宙的想象 , 这个分叉的花园蜿蜒相遇了曲径的河流 , 让我们在新年伊始可以徜徉其中 。
“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共展出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70余件多元媒介作品 , 涵盖文献、绘画、版画、剪纸、装置、影像、艺术家书等丰富表现形式 ,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 , 《神曲》篇章和《山海经》篇章 , 分别包含五位意大利艺术家以《神曲》展开的创作 , 以及与《山海经》相关联的七位中国艺术家作品 。 与展览作品一同呈现的 , 还包括来自意大利特莱加尼百科全书学院的四本珍贵《神曲》手抄本还原 , 以及开幕周特别呈现的、来自上海图书馆馆藏的两部明代《山海经》珍稀刻本 。
当代艺术对《神曲》的再诠释
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神曲》被博尔赫斯称为是一切书籍的顶峰 。 但丁在其中描述了一场幻想中的游历 , 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女神贝雅特丽齐带领下 , 他从地狱经过炼狱 , 最后到达天堂 , 受到神性的启迪 。 对这一路上所遇人物、动物和环境 , 但丁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描绘 。
从《神曲》诞生起 , 最早的手抄本图书就包含了根据诗文所创作的大量插图 , 这些插图是对文字内容的视觉呈现 , 而在其后 , 无数的艺术家对但丁文本进行了再解读和创作 , 丰富了这部作品衍生出的意义 。
在展览《神曲》篇中 , 意大利策展人通过五位艺术家作品的路线安排 , 模拟了从黑暗到光明的历程 。 如果想知道每个作品表达的意涵 , 那么最好要先做一点功课 , 它们虽然并不受制于《神曲》的故事 , 但是与其寓意息息相关 。 知道作品灵感的出处 ,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享受 。
我们最先遭遇瓦伦蒂娜·福瑞安作品《恰科》就是一个绝好的案例 。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 , 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 , 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 。 ”但丁在《神曲》开篇的语句放在这里也似乎合适 , 因为在这个黑暗的空间里 , 暗黑氛围的影像作品带来的体验正是让人迷惑的 , 像误入歧途 。 黑暗中大雨、植物、狗的特写 , 还有暗红色调的水池 , 不停的视角转换让你不清楚自己的身份 。 “恰科”是《神曲》地狱的第三层饕餮层 , 在这里囚禁着犯下贪食罪的人 , 被三头犬撕扯 。 艺术家用影像重塑了一个贪食罪人的地狱 , 把你甩入幻象、雨、水的循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