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泊里红席传承两千多年“生力军”加入编席行列( 二 )


红席制作工序繁多,加上高粱种植、收获、秸秆去根、剔稍、捆坯子、浸泡、破刮篾子、起头、编隔子、挑席子、收边等工序多达20多道,编织一领红席手熟的人也要至少5天,如果四个人同时编的话,还能快一些。午饭后肖胜周带上两捆高粱秸秆来到地屋子,开始了一道道的工序,他用刀将秸杆劈成两半,在用水浸泡8个小时,浸泡过后的还需要再进行破解,一般一根秸秆可以破成五根坯子,坯子再用锋利的镰刀后刮芯成篾,白色的篾子还需要放入罐中用硫磺熏白。处理好的红白篾子一横一竖,经过编席人的手,篾子在上下飞舞跳动中交叉编制,一点一点编制成席。经过刮刀处理后的高粱篾子非常锋利,将手划伤也是经常的事。
“以前红席的主要规格是一米六乘两米半、一米七乘两米三,再就是结婚的时候用的对席”肖胜周说,对于红席当前的价格,很多人觉着价格比较贵,但是肖胜周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一领席需要芒种的时候种植高粱,秋天的时候收获,还有经过二十多道纯手工工序,一般在第五子里一蹲就是四五个小时,这样几乎一周下来才能编制一领红席,了解了这些细节,你还觉着红席贵吗?如果你还觉得贵,那就再给算一笔账,以前的时候泊里年产红席50万领,但是现在整个泊里还在坚守红席受手艺的人家已经不足十家,俗话说物依稀为贵,老手艺人的坚守,红席不但有实用价值,甚至收藏欣赏等附加价值也在体现出来。
舒适耐用,结婚23年铺了三领席
肖胜周家里具有当地典型的民居特色,平房、大锅、火炕,整洁的炕上一领红席让人看着格外舒服。“1999年结婚,到现在23年我们这盘炕上一共用过三领席,这第三领现在还好好的,过年的时候我们准备铺上一领新的,喜庆喜庆”肖胜周的媳妇杨健霞介绍。
泊里红席手艺人对待传统的态度在他们的作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编织严密、纹理清晰端正平整。具有光滑、柔软、精美、结实耐用的特点。 “我们的红席,夏天铺在身子底下不热还去汗,冬天铺上透气舒服,所以才这么受欢迎,我们现在的红席都不需要拿到集上去卖了,来自附近各地的订单都忙不过来,一个月一般也就编三领席,光靠红席年收入六万多元”肖胜周说。
肖胜周目前主要还在公司上班,平时有空就编席,虽然现在的手艺还赶不上他的父亲,但是他相信熟能生巧,将来肯定也是一把编席的好手。
半岛全媒体首席采访人员 陆金星
【 高粱@泊里红席传承两千多年“生力军”加入编席行列】[来源:半岛客户端编辑: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