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顶针奶

顶针 , 曾伴随女人一生的物件儿 。
过去有民谣唱道:“妈妈缝衣戴顶针儿 , 爸爸抽烟不带嘴儿 。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在过去 , 做成一件衣服需要引千针走万线 , 顶针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 女人们一戴就是一辈子 。
据说 , 最早发明顶针的是个老铜匠 , 他看到妻子在缝衣时 , 用拇指和食指捏着针身 , 手指上缠着厚厚的布条子 , 顶着针游走在衣服间 , 手指常常被针刺破 , 他就把铜皮剪了一条 , 卷成一圈 , 精心打磨光滑后 , 让妻子套在手上一试 , 果然比布条好很多 , 不过因为铜圈太光滑 , 针打滑 , 还是不如意 。 后来 , 老铜匠就在铜条上打出无数个小坑窝 , 妻子再一试 , 果然奏效 。 周围的女人们也纷纷效仿 , 老铜匠从此成了制作铜顶针的工匠 , 顶针就此流传开来 。
在我记事起 , 张贵福的母亲刘秀梅 , 就是个很利索的老太太 。 如果按辈分 , 我应该喊刘秀梅为奶奶 。 不过 , 在村里 , 我们习惯喊她为“顶针奶” , 因为她的手上总戴着一个顶针 。
顶针奶不容易 , 她丈夫在垒大岸的时候 , 一块大石头没放好 , 滚下来 , 砸断了一条腿 。 瞬间 , 家庭重担全落在一个女人身上 。 顶针奶个子不高 , 只有一米五多点 , 跑起来带风 , 就像个陀螺 。 她一生养育了七个娃 , 四男三女 。
孩子们吃饭半饱 , 她自己挨饿 , 无人看得见——但穿衣不行 , 七个娃娃到了上学年龄 , 一个也不能露屁股出门 。 但是 , 娃娃们淘气 , 本来就费衣服 , 加之一个个蹭蹭往高里长 , 常常是一个娃的衣服没缝好 , 另一个娃的裤子又露屁股了 。 尽管生活艰难 , 但顶针奶手巧 , 她为娃娃们缝补 , 也缝得别具一格——让人感觉那块当补丁的布头 , 像是衣服的商标或一种设计 , 很是鲜亮 。 她的活儿做得好 , 也就揽了不少针线活儿 。 这个活儿 , 叫缝穷的 。 顶针奶一辈子就靠缝缝补补 , 撑起了这个家 , 养活了七个孩子 。
后来 , 跟她一起缝穷的妇女 , 都换成了铜顶针 , 但顶针奶依旧戴着从娘家嫁过来时戴的铁顶针 。 那是她父亲用两颗鸡蛋从货郎担那里换来的 , 顶针奶一戴就是一生;顶针表面的坑窝早已磨平 , 最后光滑到无法发挥作用 , 顶针奶依然舍不得换掉 。
七个娃娃 , 个个都很有出息 , 成家立业后 , 有人买戒指 , 有人买手镯 , 但顶针奶从没戴过 , 直到生命的最后 , 她依然戴着那个铁顶针 。 临终前 , 大儿子握着母亲干瘦的手说:“妈 , 咱摘了它吧 , 带个金戒指好不 。 ”顶针奶慢慢抽回手说:“就让妈戴着它走吧 , 这就是妈最好的戒指 。 ”二女儿说:“妈 , 听我哥的 , 咱就摘了它吧 。 ”二女儿说着就去帮母亲摘手上的顶针 , 然而这枚顶针仿佛与顶针奶融为一体——原本的开口处已锈死了 , 深深地镶嵌在指头上 。 顶针奶在缩着手的同时 , 七个儿女纷纷落下了泪 。
【母亲|顶针奶】最终 , 顶针奶戴着它走了 , 这枚顶针也成为刘秀梅 , 这个农村女人一生的见证 , 见证她从活泼的少女到中年 , 到老去;这也成为她一生的荣耀 , 她靠这枚小顶针养育了七个儿女 , 个个顶天立地 , 有脸有面有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