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虎!道德经:老子讲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故事,只有悟道的人,才能读懂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章中,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说,听说善于摄生的人,在路上行走不会遇到兕虎,入军打仗也不需要披戴铠甲。兕的角,老虎的爪子,兵器的刀刃,都对他无所下手,因为这个人没有死地。
【 兕虎!道德经:老子讲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故事,只有悟道的人,才能读懂】
文章插图
这个故事,让很多人感到费解。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刀枪不入?
关于刀枪不入,大家可以百度,清朝曾经有一个叫大刀会的民间组织。大刀会的传播者一向鲜为人知。清朝的地方官开始只说是一个游方无名道士。近年发现的文献证明他叫赵天吉。
据当时任曹州知府的毓贤报告:“本年正月间,有外来匪徒传习练气邪术,自谓刀砍不能伤,名曰铁布衫,又曰同心会。”
百度实例说,解放初期,鄄城很多人参加大刀会,声称刀枪不入。解放后,破四旧,为了验证刀枪不入,把会长绑起来,先用刀砍,只是留下一道白印。
文章插图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清朝的道士中,的确有人修炼到刀枪不入的境界。刚好吻合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故事。
对现代科学研究者、以及唯物主义者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道德经》第五十章,是最难读懂的章节。能读懂的人,少之又少。只有悟道的人,才能读懂。
因为,这和人的常识,是相悖的。只能从修道的角度,去解读。顺为凡,逆为仙。
文章插图
老子说:“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道德经》中的“出生入死”,不是我们现代白话文表达的意思。
而是:从生地出,从死地入。
古人说一个人走了,叫“阳寿已尽”。
阳,代表生命,活着。这是生地。
而相反的,阴,就代表销毁,死亡。这是死地。
所以,可以用阳和阴,来代表生地和死地。
老子在前面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为太极;一生二,分阴阳;二生三,三是阴和阳的交互,《易经》中说是天地感通、乾坤交泰,然后才有万物。
我手动给大家画一个示意图:
文章插图
我们知道,这个二元化的世界,有黑,有白;同时,黑白相交,就会出现一个灰色地带,这个地带:非黑非白,亦黑亦白。
把黑白,换成生死,也一样。有生,有死,以及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
明白这个关系,《道德经》第五十章这段话,对你来说就不难理解了: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老子认为,生地,死地,以及灰色地带(人之生动之死地),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 道德经$《道德经》真正厉害的人,甘于平凡
- 春秋&千古绝对!上联:“莫言春秋,老子无东西”, 下联太经典了
- 纪晓岚!千古绝对!上联骑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网友给的下联太经典了
- 墨子#上联 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五子名扬千古,下联一出我笑了
- 孔子@孔子与老子谁更厉害?看看他们对美色的态度就知道了!
- 老子_文化|“孔子问礼老子”可信吗?简述围绕《老子》这部著作的众多谜题
- 儒家思想@“孔子问礼老子”可信吗?简述围绕《老子》这部著作的众多谜题
- 凡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么在老子眼中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知者”
- 善行@《道德经》第27章中说“善行无迹”是何意?带给人什么启示?
- 万物#读懂《道德经》的人,强大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