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3年出书5本,8旬老农被称“百事通”,计划再出方言保护书籍( 二 )


动植物#3年出书5本,8旬老农被称“百事通”,计划再出方言保护书籍
文章插图

出书的初衷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朱瑞祥说看到一些孩子已经对自己吃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全然不知了,市面上的书籍也很少提及这一点,所以朱瑞祥有了自己出一本科普类动植物少儿读物的念头。在书里,每种动植物的生长过程都用照片展示地十分清楚:抽芽,开花,结果,在生活中的应用。朱瑞祥想通过图片之间的关联,启发孩子自己提出问题,形成植物保护的观念。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朱瑞祥的摄影爱好,有时候下地看到一株没见过的植物,就用手机给朱瑞祥拍下来,并告诉他植物所在的位置,朱瑞祥便会背上相机,前去印证村民提供的线索,
拍摄的过程并不总是十分顺利,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的“小状况”。朱瑞祥回忆道:“一种植物全部生长过程的拍摄常常要持续三四年,有时候某一阶段还没来得及拍,花已经谢了;有时候植物被人挖走了或者被羊啃了,也就没法再拍了。”
动植物#3年出书5本,8旬老农被称“百事通”,计划再出方言保护书籍
文章插图

后来朱瑞祥想出了一个方法——养植物。想要拍摄某一种植物,就把它挖出来,带回家,养在花盆里,就可以“安安心心地拍。”一次,朱瑞祥在路边发现了一种野花,回来一查发现是一种不常见的鬼针草,因为害怕半夜被别人挖走,朱瑞祥愣是半夜去七八里路外把草挖回来了。
以前的朱瑞祥总是带着老伴一起去拍照,老伴进养老院以后,这种时光只能成为回忆。1941年生人的朱瑞祥虽然身体很健康,但也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对此,朱瑞祥并不以为意,他说自己的要继续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7个人的方言小分队
朱瑞祥会干的不仅仅是拍照。他有很多技能,摄影、PS、视频剪辑、录音、排版都不在话下,这些都是朱瑞祥66岁以后自学的。尤其对于方言的保护,他尤为感兴趣。朱瑞祥认为,老祖宗的东西要留下来。
动植物#3年出书5本,8旬老农被称“百事通”,计划再出方言保护书籍
文章插图

朱瑞祥对于方言保护的前景也不是很乐观,他认为再过几十年,安丘方言就会消失了。“土话(方言)看起来没用,实际上是地方文化,不应该让它消失。如果安丘方言消失了,那么安丘的民谣、小调等文化也会随之消失。”
从1999年开始,朱瑞祥开始研究安丘语音类的非遗文化。为了保护安丘方言,10年间,朱瑞祥经常带着手机来到安丘各个村子里,找一些上了年纪的的老年人,将他们的语音用“拉呱、唱曲”等形式记录下来,并且向有能力写文章的安丘人约稿,请求他们用方言写文章。
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朱瑞祥认识了与自己有相同志向的张维荣,张维荣未退休前曾在政府部门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家乡的方言保护。
两人一拍即合。
动植物#3年出书5本,8旬老农被称“百事通”,计划再出方言保护书籍
文章插图

在张维荣的组织下,他们成立了一个七个人的编委会,意图出版一本有关安丘方言语音的书记,用书籍的形式将这种语音类的非遗文化留存。截至目前,他们已经收集了有关安丘方言的四五十篇文章,上千条录音资料。
朱瑞祥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方言资料引起了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岳立静的注意,岳立静教授从事方言研究多年,负责山东省语保工程安丘和昌乐的方言收集工作,曾多次来潍,与朱瑞祥交流方言相关,进行方言调查工作。
动植物#3年出书5本,8旬老农被称“百事通”,计划再出方言保护书籍
文章插图

2021年元旦假期期间,朱瑞祥帮助山东高校的部分师生进行了安丘本地的方言采集工作。岳教授告诉采访人员,方言的保护工作不容易,对于朱瑞祥这种民间方言爱好者的坚持,岳立静教授十分赞赏,她说:“像朱老师这样的我们还是第一次见,整理的资料非常详细,问什么都知道。”调查结束后,朱瑞祥将自己曾经整理的相关资料和几本书籍与岳教授共享,并约定下次还要共同商讨方言相关问题。